未秋先已期今夕,今夕清光岂等闲。
野旷始知秋有色,人闲偏觉月相关。
云边几字鸿声度,雾里一灯渔艇还。
景物总供良夜赏,莫将留滞怨江山。
【注释】
贵池:古水名,今安徽贵池。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未秋先已期今夕:意思是说秋天还没到来,但中秋节的月光却早已期盼着今夜的观赏。
清光岂等闲:意思是明月的光辉岂是寻常之物。
野旷始知秋有色:意思是说在空旷的原野上,才真正感受到秋天的色彩和气息。
人闲偏觉月相关:意思是说当人们安静下来,反而更加觉得月亮与人的关系密切。
云边几字鸿声度:意思是说在云层间,隐约可以听到大雁的叫声。
雾里一灯渔艇还:意思是说在雾中,可以看见一只渔船上灯火闪烁。
景物总供良夜赏:意思是说无论是什么景物,都适合作为良夜之景来欣赏。
莫将留滞怨江山: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滞留不前而怨恨自己的家乡和山河。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景色的小诗。诗人在贵池舟中中秋之夜,仰望天空,看到一轮明月高悬,便想到自己还没有到秋天就已盼望这个夜晚,而这个夜晚的月光又是何等的皎洁、光明啊!于是诗人发出“清光岂等闲”的赞叹。接着,诗人由仰观夜空转向俯视人间,他看到原野开阔,秋风送爽,万物萧瑟,这才深切地体会到“秋色”的存在;而当他静坐在船上,远离尘嚣之时,才更感觉到月亮与人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赞美。在这寂静的秋夜,诗人看到了云层间传来的大雁叫声,看到了雾中的灯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诗人感慨地说:“无论什么样的景物,都适合作为良夜之景来欣赏。”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反而发出这样的感慨:不要因为自己滞留不前而怨恨自己的家乡和山河。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