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静焚香,穿林还扫石。
褦襶应不来,琴书从所适。
【注释】
隐几:指端坐。褦襶:形容草木茂盛,也泛指草木。褦襶应不来:意思是说花草树木茂盛,鸟儿飞不来了,比喻隐居生活。琴书:指古琴、书简等文房四宝。所适:指所喜欢的事物。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夏日的闲情逸致,抒发了诗人在夏日里怡然自乐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浅显,风格清新自然。
首句“隐几静焚香”,写诗人端坐于幽静之所,焚香以静心养性,这既是对上一句“穿林”的进一步具体化,也是整首诗的开端。诗人选择的地点既清幽又雅致,与“焚香”这一动作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恬静的氛围。
次句“穿林还扫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穿梭于林间,时而驻足观赏美丽的景色,时而拿起扫帚打扫周围的环境,表现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第三句“褦襶应不来”,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花草树木茂盛景象的欣赏之情。这里的“褦襶”原指草木繁盛,这里则是指草木茂盛的景象。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季节里,鸟儿无法再来,因为草木过于繁茂,遮蔽了它们的天空。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意的升华。
尾句“琴书从所适”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写字的热爱。他选择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读书写字,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展示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夏日里的闲情逸致,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它也传递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