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容开局,时髦预比肩。
常分法厨粟,亦割大官鲜。
快睹丰亨盛,时防鼎趾颠。
绸缪疏户牖,氛祲动戈鋋。
辽左围方急,西川祸更延。
军符十道出,烽燧九边然。
输挽闾阎竭,膏脂郡邑脧。
逃臣轻国法,悍卒挟金钱。
风鹤皆成敌,旄倪谁为怜。
蚊微山岂负,禽小海思填。
廊庙髀徒拊,干城略孰专。
无繇纡国难,空愧备词员。
欲上千秋鉴,先驰四牡駽。
羊肠轻叱驭,鸟道仰飞鸢。
击楫心逾壮,听鸡舞独先。
藩屏封典重,带砺本支绵。
赋雪实游满,趋风车骑阗。
曳裾疏礼数,授简喜翩翾。
役以皇华竣,程宽昼锦还。
但濡马六辔,遑惜足重趼。
返棹回阳月,宁家寒食前。
客心纷去住,时序忽流迁。
丘壑情偏适,简书迫已遄。
敢言于役瘁,重荷宠光殷。
周道停征旆,桥门拥绛旃。
宫墙瞻肃穆,桃李竞芳妍。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在金陵(今南京)的归乡之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禁地容开局,时髦预比肩。
- 解释:金陵(现在的南京),是一个被禁止的地方,但这里却能开始新的事业。
- 注释:金陵是古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在这里发生,因此被看作是一个禁地。这里的“开”,可能是指开始某种行动或事业;而“始”则表明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句
常分法厨粟,亦割大官鲜。
- 解释:我们经常分享美食,有时也会从官员那里获取一些珍贵的食物。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通百姓与官府之间的食物交换。通过分享和交换,人们维持了日常生活的稳定。
第三句
快睹丰亨盛,时防鼎趾颠。
- 解释: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繁荣昌盛,同时也要警惕政权的不稳。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欣慰和对政权动荡的忧虑。”鼎趾”指的是国家的中心位置,”颠”表示不稳定。
第四句
绸缪疏户牖,氛祲动戈鋋。
- 解释: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的灾难。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人们在为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准备,以应对可能的威胁。”绸缪”意为准备,”戈鋋”指的是武器。
第五句
辽左围方急,西川祸更延。
- 解释:边疆地区的情况变得更加紧急,西部地区的灾祸也进一步蔓延。
- 注释:”辽左”指的是东北地区,”西川”通常指四川。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边疆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威胁。
第六句
军符十道出,烽燧九边然。
- 解释:军队的命令从十个方向发出,边防的烽火信号在九个边远的地方亮起。
- 注释:这句话展示了战时的军事动员和防御状态,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和边防的严峻性。
第七句
输挽闾阎竭,膏脂郡邑脧。
- 解释:物资短缺,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物资紧张和社会问题。”输挽”意为供应物资,”闾阎”指普通百姓,”膏脂”形容财富丰富,”脧”是贫困的意思。
第八句
逃臣轻国法,悍卒挟金钱。
- 解释:有些逃亡的官员不重视法律,而士兵则携带金钱。
- 注释:这句话批评了一些官员的逃避责任和士兵的贪污腐败现象。
第九句
风鹤皆成敌,旄倪谁为怜。
- 解释:所有的风和鸟都可能成为敌人,没有人关心那些无助的人。
- 注释:”风鹤”比喻任何潜在的威胁,”旄倪”指无助的人。这句话强调了战争环境下人们的脆弱和无助。
第十句
蚊微山岂负,禽小海思填。
- 解释:即使是微小的蚂蚁也无法背叛大山,小鸟虽然小但也能填满大海。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无论个体多么微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了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第十一句
廊庙髀徒拊,干城略孰专。
- 解释:朝廷中有人拍大腿叹息,但真正掌握战略决策的人并不多。
- 注释:”廊庙”指朝廷,”髀徒拊”形容空有抱怨而无实际行动的人。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会抱怨而不采取行动的人。
第十二句
无繇纡国难,空愧备词员。
- 解释:没有办法缓解国家的困难,只能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
- 注释:”繇”是形容词,表示无用或无效,”备词员”指官员,”愧”是感到羞愧或不足。这句话表达了对自身职责的无奈和自责。
第十三句
欲上千秋鉴,先驰四牡駽。羊肠轻叱驭,鸟道仰飞鸢。
- 解释:我想要效仿前人,首先让自己像骏马一样奔跑。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駽”是骏马的意思,”叱驭”是驾驭马匹的动作。
第十四句
击楫心逾壮,听鸡舞独先。藩屏封典重,带砺本支绵。赋雪实游满,趋风车骑阗。曳裾疏礼数,授简喜翩翾。役以皇华竣,程宽昼锦还。但濡马六辔,遑惜足重趼。返棹回阳月,宁家寒食前。客心纷去住,时序忽流迁。丘壑情偏适,简书迫已遄。敢言于役瘁,重荷宠光殷。周道停征旆,桥门拥绛旃。宫墙瞻肃穆,桃李竞芳妍。
- 解释:我决心像古人那样立志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 注释: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击楫”是一种古代表达决心的行为,象征着立志高远。
-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述了诗人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以及他对这种付出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现南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