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蓬岛有三洲,今见壶山锦水头。
题石诗存人已远,炼丹仙去灶还留。
岚生海屿千峰暝,风度云关六月秋。
争扫崖屏三五幅,得人佳句即时收。
【注释】
奉陪:陪伴。朝列大夫:官职名,指翰林院的官员。饶秉鉴:字秉鉴,号云溪,江西人。元末进士,曾官翰林院编修,后隐居不仕。三洲岩:位于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里处。相传晋代道士许逊在壶山炼丹,丹成之后,将炉灶留在山上,人们便称为“三洲”。今存三洲岩上有一题刻为“晋三州左仙翁许逊炼丹地”,旁有“炼丹灶”三字。诗中作者以炼丹为喻,暗指许逊隐居于三洲岩。壶山锦水头:在浙江天台县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饶秉鉴同游天台山时所作。
首联点出游览的地点和目的。诗人说:“我早听说蓬莱仙岛有三座岛屿,今天却看到壶山锦水头那三座山峰。”意思是说,自己早就知道三洲岛(即三座山峰)的传说,现在亲眼看到了它。这两句写景,既交代了游览的地点,又表达了对三洲岛的向往之情。
颔联抒发对许逊的怀念之情。许逊炼丹成功之后,将炉灶留在了壶山之上,后人便称这座山峰为三洲岩。如今,许逊已经仙去,而他的炼丹之处还留有炉灶,可见其炼丹之神奇。这里用炼丹来比喻许逊隐居三洲岩的行为,既赞美了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又寄托了对许逊的怀念之情。
颈联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描绘岚气升腾、海屿起伏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则表现了诗人的雅兴和才华。诗人说:“那些争着要打扫崖屏上三五幅佳句的人,都是我的知己好友啊!”这里的“三五幅”指的是崖屏上的诗句,而“得人佳句即时收”则表明这些诗句都是诗人自己的作品。诗人以幽默的语言赞美了朋友们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