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茆筑室傍江皋,疏种垂杨密种桃。
风月几曾嫌老土,莺花真是爱狂骚。
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
眼底虽非杨子辈,何曾轻拔一条毛。
【注释】
- 贫居自述:贫贱者的自述。
- 编茆(máo)筑室傍江皋:用荆草、芦苇之类编织成简陋的茅屋,靠近江边。
- 疏种:稀疏地种植。
- 桃:桃树。
- 莺(yīng)花:黄莺。
- 狂骚:放纵轻狂的举止。
- 全无计策:毫无谋略。
- 千般拙:千百种笨拙。
- 安贫:安然守贫。
- 眼底:眼前,眼前所见。
- 杨子:即杨朱,古代思想家,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闻名。
- 拔:拔取。
- 一条毛:指微不足道的小利益。
【译文】
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简陋的房子,靠着江边,稀疏地种上杨柳,密实地种植桃花。风月对我来说并不嫌弃我的贫穷,黄莺也喜欢这种放纵轻狂的生活。我没有任何计谋和策略,做事总是显得笨手笨脚,但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能够安于清贫。尽管我的眼界中没有像杨朱那样的隐士那样的人,但是我从未轻易地放弃过一点小利益。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贫困中自述其生活态度及处世哲学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态度,以及他对世俗功利的不屑一顾和超脱精神。首句写建房之简朴,次句写栽花之随性,三句写风月不嫌弃贫士,四句写黄莺爱狂骚。五、六两句写自己虽有千万般拙劣,仍安然守贫,无所求于外物。末联以“眼底”二字点出,意即虽非隐者,亦不曾为小利所动。诗中虽未直言出处,而志趣所在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