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庐不改旧家风,山色朝昏淡复浓。
雨细池塘春草绿,更深茅屋夜灯红。
酒将洞口桃花酿,米付滩头水碓舂。
节次求贤丹诏下,何曾徵召老村翁。

《贫居自述》,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及其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仕途的淡漠。

注释:

  • 敝庐(bì lú):破旧的房屋
  • 山色朝昏淡复浓:山的颜色在清晨和傍晚时显得朦胧而多变
  • 雨细池塘春草绿:春日里雨丝细密,池塘边新长出的春草显得翠绿
  • 更深茅屋夜灯红:深夜时分,灯光映照下的茅屋显得温馨而明亮
  • 酒将洞口桃花酿:用桃花酿酒
  • 米付滩头水碓舂(duì):将米交付给水碓去舂
  • 节次求贤丹诏下:节令交替时,诏书下达征召贤士
  • 何曾徵召老村翁:从未征召到我这样的老村人
    {“shī jù”: “敝庐不改旧家风,山色朝昏淡复浓。雨细池塘春草绿,更深茅屋夜灯红。酒将洞口桃花酿,米付滩头水碓舂。节次求贤丹诏下,何曾徵召老村翁。”, “拼音”: “bì lú bù gǎi jiù jiā fēng, shān sè cháo hūn dàn fù nóng. yǔ xiǎo táng cǎo lǜ zhāng lǜ lóng, gāo suì máo wū yè dēng huǒng 。 jiǔ jiāng dào kǒu huā jiǔ nàng, mǐ fù tān tóu shuǐ duì chōn 。 jié cì qiú xián dān zhào xià, hé céng xún zhào lǎo cūn wēng。”}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敝庐不改旧家风,山色朝昏淡复浓。”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住所虽然简陋,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宁静的生活节奏,无论是早晨还是黄昏,都有一种淡淡的、浓厚的氛围。(“敝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不改旧家风”表明尽管环境简朴,但仍然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家庭风范;“山色朝昏淡复浓”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既有清晨的朦胧美,也有傍晚的浓郁色彩)
  • “雨细池塘春草绿,更深茅屋夜灯红。”这句诗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象,细雨润湿了春意盎然的池塘,而随着夜幕降临,茅屋中的灯火也显得格外温暖。(“雨细”描绘了春雨的细腻,“池塘春草绿”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夜灯红”则表现了夜晚的温馨和家的温暖)
  • “酒将洞口桃花酿,米付滩头水碓舂。”这句诗通过酒和米的制作过程展示了诗人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酒将洞口桃花酿”,暗示着酿酒时使用了桃花,增添了一丝诗意;“米付滩头水碓舂”,则描绘了使用石臼舂米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土地的依赖)
  • “节次求贤丹诏下,何曾徵召老村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政治的一种讽刺或无奈。(“节次求贤丹诏下”指的是在特定时期追求贤能之士,“何曾徵召老村翁”则反映了即使是在寻求贤能之士的情境下,也未见有真正的贤者被征召,暗指现实的不公或自己的无力感)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简朴的生活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官场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权力斗争和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诗人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李孔修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