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今圣人,巢许余前身。
梅花枝上历,自识山中春。
【注释】
谢人惠壬辰历:感激别人的赠予。壬辰,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应举。
唐虞今圣人,巢许余前身:唐代尧舜是当代的圣人,巢父、许由是我的前世先人。巢父和许由是古代的隐士,这里比喻自己的志趣。
梅花枝上历,自识山中春:我在梅花树上经历着岁月变迁,自然知道山中的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借物咏怀。
首句“谢人惠壬辰历”,是诗人对友人赠送新历法的感谢。壬辰为天干地支纪年,即唐玄宗天宝九年。诗人在长安应试时,友人送历法给他。诗人在《初至虢州作》中有“早知今日西归日,其具开元历日看”之句,可见他收到历法的喜悦之情。诗人用“壬辰历”三字,既表示自己得到友人赠送的珍贵之物,又暗示自己处在唐玄宗天宝年间。
次句“唐虞今圣人”,“圣人”二字,既是对“唐”和“虞”的赞美,又是对“今”和“昔”的感叹,意谓当今盛世,尧舜这样的圣明之君犹能如此;我等生逢太平盛世,应当奋发有为。“巢许余前身”,是说自己有像巢父、许由这样隐逸的前身,而如今却要出来应进士试了。诗人以巢父、许由自比,是说自己虽隐居,但并不想逃避社会,只是希望保持清高,不与世俗合污罢了。
后两句“梅花枝上历,自识山中春”,是说诗人身处逆境,却能识破人间沧桑,明白人生真谛。这几句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自己前途的自信。
全诗抒发出作者因受恩遇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命运的坚定信念。诗中“唐”“虞”“今”三字,巧妙地运用时间概念和时空概念,既写出了历史的变迁,又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巢”“许”二句,则以历史典故自比,既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又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