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历尽又黔中,鸟道依然入碧空。
石磴磷磷芳藓渍,松林霭霭翠烟笼。
山僧伐石修危路,野老诛茅葺旧宫。
直到凌虚台上望,俨如身世在崆峒。

可度岭二首

滇南历尽又黔中,鸟道依然入碧空。

石磴磷磷芳藓渍,松林霭霭翠烟笼。

山僧伐石修危路,野老诛茅葺旧宫。

直到凌虚台上望,俨如身世在崆峒。

注释:

  1. 滇南历尽又黔中:指诗人走过了云南省南部,来到了贵州省中部地区。
  2. 鸟道依然入碧空:形容山路险峻,如同鸟儿飞翔的路线,但依然可以到达蓝天之上。
  3. 石磴磷磷芳藓渍:形容石头上的苔藓颜色鲜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松林霭霭翠烟笼:形容松树茂密,绿意盎然,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
  5. 山僧伐石修危路:指山上的僧人为了修路,砍伐树木,开凿石壁。
  6. 野老诛茅葺旧宫:指山中的老者为了修补旧有的建筑,采集茅草作为建筑材料。
  7. 直到凌虚台上望:指诗人登上凌虚台,俯瞰周围的景色。
  8. 俨如身世在崆峒:形容诗人站在高处,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着天地之间的广阔和神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云南至贵州山区景色的山水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路、苔藓、松林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