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阒寂称幽居,溪上逍遥与世疏。
尽日不通门客刺,经春懒报故人书。
捎帘细竹含风响,绕榻轻云过水虚。
愿得此身无俗累,何妨蓑笠老樵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全诗如下:

园居答大司寇晓湘先生
茅斋阒寂称幽居,溪上逍遥与世疏。
尽日不通门客刺,经春懒报故人书。
捎帘细竹含风响,绕榻轻云过水虚。
愿得此身无俗累,何妨蓑笠老樵渔。

注释:

  • 茅斋阒寂称幽居:茅草屋安静祥和,像深山中的幽居。
  • 溪上逍遥与世疏:在溪边闲适地度过时光,与世隔绝。
  • 尽日不通门客刺:整天不接待客人的来信或拜访。
  • 经春懒报故人书:过了一个春天,懒得给老朋友写信。
  • 捎帘细竹含风响:风吹过竹帘的声音。
  • 绕榻轻云过水虚:轻云飘过水面,仿佛在水中留下空白。
  • 愿得此身无俗累:希望能摆脱世俗的纷扰,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 何妨蓑笠老樵渔:何必用蓑衣笠帽当渔夫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园中茅屋中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他喜欢在溪边逍遥自得,与世隔绝。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平淡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