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引黄河带,天垂太华旒。
威灵扬白帝,肃杀散高秋。
钟鼓存仙殿,云霞拜岳楼。
凭将巨灵掌,万古荡皇州。

【注释】

西岳:指华山。

引:连接。

垂:下垂。

威灵:威德,威力和神威。

扬白帝:传说中黄帝曾与白帝争权,这里借指华山的威力。

肃杀:萧瑟凄冷。

钟鼓:古代乐器名,泛指奏乐。

存:保存。

仙殿:神仙居住的宫殿。

云霞:形容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

拜:朝拜、参拜。

巨灵:传说中的大力士,这里用来比喻华山的气势。

荡:平定、扫清。

皇州:皇帝治理的地方。

【译文】

华山像黄河一样连接着大地,高耸入天的山巅仿佛悬挂着太华的玉带。

华山威武的神力可以压倒白帝,秋风凛冽时华山的山势更加肃杀。

山上仍存留着古代奏乐的声音,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神仙的楼阁。

凭借这座巨灵般的山峰,使万古以来的帝王都为之震慑。

赏析:

此诗描写了华山的壮丽景观和崇高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首联描绘了华山雄壮的地貌特征,通过“地引黄河带”和“天垂太华旒”两个比喻,展现了华山与大地和天空的紧密联系。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威严和神圣,通过“威灵扬白帝,肃杀散高秋”两句,表达了华山在秋季的萧瑟景象中所展现出的威武之态。

颈联则转入对华山人文景观的描写,通过“钟鼓存仙殿,云霞拜岳楼”两句,展示了华山作为神仙居住之地的神秘氛围。尾联则将笔触转向了华山的人文象征意义,通过对“巨灵掌”和“万古荡皇州”两句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华山这一自然奇观的敬仰之情,以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历史价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