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飞狐入,天梯束马过。
峰头千仞堞,峪口两重河。
榆柳新秋少,牛羊落日多。
往时高杀气,诸将此横戈。

【注】浮图峪:在今陕西户县西南,是长安西北的重要通道,地势险要。

【译文】石路飞狐入,天梯束马过。峰头千仞堞,峪口两重河。榆柳新秋少,牛羊落日多。往时高杀气,诸将此横戈。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40年(元和五年)作者任左拾遗、史馆修撰期间。当时,诗人刚从长安回到洛阳家中,就写下了这首反映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的诗篇。

首联“石路飞狐入,天梯束马过”,以石路飞狐和天梯束马为比,描绘出一幅崎岖险峻的景象。石路飞狐,形容道路曲折险阻。天梯束马,指山路险峻,需要用绳索牵马而行。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浮图峪的险峻地形,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颔联“峰头千仞堞,峪口两重河。”进一步描绘了浮图峪的壮美风光。峰头千仞,形容山峰之高耸陡峭。千仞堞,指山峦之间,有许多箭楼或堡垒相连,如同箭垛一般密集。峪口两重河,形容峡谷中的河流,有两条大河交汇。这两句诗通过对峰峦、河流的描绘,展示了浮图峪的自然之美。

颈联“榆柳新秋少,牛羊落日多。”则是对浮图峪周边生态环境的描绘。榆柳新秋少,指初秋时节,树木尚未完全枯萎,只有零星的柳树和榆树。而牛羊则在夕阳下悠闲地吃草,形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喜爱。

尾联“往时高杀气,诸将此横戈。”则是对浮图峪历史的回顾。往时高杀气,指的是历史上曾经有过激烈的战争,但如今已经平静了下来。诸将横戈,指古代将领们手持长戈,威武雄壮地守卫着边关。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