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千万树,香在未开时。
雪里人空望,风前自不知。
山光寒更出,水气暖方滋。
十里松杉暗,重来月满枝。
【注释】
蒙蒙:形容雾气迷蒙。玄墓:即王徽之的墓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对梅花的写照,描绘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形象和风姿。首二句写梅花的形、色、香;三、四句写梅花的清高绝俗。“十里松杉暗,重来月满枝”,是诗人在梅花盛开时,重游此地,见月光洒在枝头上,犹如银花闪烁,故有“月满枝”之语。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此诗以咏梅为题,实际上是借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表达作者不慕荣利、独善其身的愿望,表达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先写山中梅花千万株,香气弥漫在未开放的花朵上。“蒙蒙”,形容雾气迷蒙。“未开”,没有开放。这一句是总写山上的梅花,突出了梅花数量之多,以及香气之浓。这里的“蒙蒙”和“未开”都与后文的“香在”、“雪里人空望”、“风前自不知”相呼应。
颔联写诗人在雪天登山探梅,只见一片茫茫的白雪覆盖着山头,而那些美丽的梅花在雪中若隐若现,无人欣赏,只能任凭寒风吹拂。这里的“雪里人空望”和“风前自不知”都与前文的“雪里”、“风前”相呼应。
颈联写山上的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能够绽放,水汽上升时也更加浓郁。这里的“寒更出”和“暖方滋”都与前文的“寒”、“暖”相呼应。
尾联回到现实中来,写诗人在重游此地时,见到月光洒在枝头上,仿佛是银色的梅花盛开,因此有“月满枝”的感叹。这里的“十里松杉暗,重来月满枝”与前文的“十里”、“松杉暗”、“月满枝”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咏梅来表达诗人不慕荣利、独善其身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