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蒙。
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
《黄河舟中作》
1. 诗歌原文
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蒙。
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
2. 译文注释
- 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黄河水如同流动的黄色日月光一样,而作为旅居他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天空如被秋霜染白,给人带来一丝苦涩;而随着行人走过,只见白草随风飘扬,显得空旷无人。
-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蒙:黄昏时分,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而春天的气息打破了混沌的世界,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我追求的人生道路应当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邃,谁能与我志同道合,共同前行呢?
3. 作品赏析
屈大均在这首诗中通过黄河的自然景象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思考。黄河的水、天空、白草等自然元素,以及黄昏和春天的意境,都深刻地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黄河和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期待。
4. 创作背景
屈大均,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介子,号翁山。他是明末反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后来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屈大均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面对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孤独感受所激发出来的。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和对宇宙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5. 名家点评
许闻造在其《黄河舟中》一文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文化名人。” 这句话不仅赞颂了黄河的文化意义,也强调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许文还提到“黄河舟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因此,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黄河作为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