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从梧竹起,一夕作秋声。
叶乱偏宜雨,虫悲欲到明。
将归愁远道,未老厌浮名。
耿耿兹魂梦,何因向穗城。

【注释】:

梧竹:指梧桐。梧,落叶乔木,高数丈;竹,竹子,茎干挺直。

秋从梧竹起:秋天的风声从梧竹中吹出。

偏宜雨:特别适合下雨。

何因向穗城:为什么要到穗城(即广州,当时广州是南汉的都城)去呢?

【赏析】:

《秋夕怀归有作》是唐代诗人张登所作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风中思念故乡、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愫,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

首联“秋从梧竹起,一夕作秋声”,以梧竹起秋风之意,点明季节。“秋声”既指秋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也象征着战乱带来的凄凉与哀愁。梧桐和竹子常被用作象征秋天和离愁的象征物,这里通过描述秋风起时梧桐和竹子发出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叶乱偏宜雨,虫悲欲到明”,进一步描绘了秋风萧瑟的景象。树叶纷乱不堪,似乎更适合下雨,而夜晚的虫子们则因为即将到来的黎明而感到悲伤。这两句诗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在异乡他乡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恐惧和担忧。

颈联“将归愁远道,未老厌浮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厌倦。“将归”指的是作者即将离开家乡去往远方,“未老”则表示他还年轻,没有达到追求名利的年纪。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渴望回到家乡,另一方面又害怕远离家乡后会失去自己的本心。

尾联“耿耿兹魂梦,何因向穗城”,以“耿耿”形容作者心中的思念之情难以忘怀。“向穗城”指的是前往广州的意思,可能是作者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所引发的行动或计划。然而,由于担心自己未能实现愿望,所以无法安心前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落叶、虫鸣、远道等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恐惧担忧,以及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