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初南食,连朝玉箸香。
荼蘼番女露,甘蔗越人霜。
月满珠多肉,天寒蛎有黄。
知君因异物,一一纪炎方。

诗句释义

1 海味初南食 - “海味”指的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特产,而“南食”可能意味着这些食材在南方较为常见。这一句可能是形容王阮亭的到访使得当地饮食增添了新的风味。

  1. 连朝玉箸香 - “玉箸”通常用来形容筷子洁白如玉,这里可能是指餐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佳,让人感觉如同玉箸般细腻和珍贵。
  2. 荼蘼番女露 - “荼蘼”是一种植物,也用来指代某些地方的特产(如茶叶),而“番女露”则可能指的是某种地方特产的饮料或食品。
  3. 甘蔗越人霜 - “甘蔗”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而“越人霜”可能是指甘蔗在寒冷天气下结出的霜状物,暗示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4. 月满珠多肉 - “月满”可能指的是月亮圆满如盘,而“珠多肉”则形容食物丰富多样,每一口都像是吃到珍珠般的美味。
  5. 天寒蛎有黄 - “天寒”表明天气寒冷,而“蚝有黄”可能是指牡蛎(一种贝类海鲜)在寒冷天气中也能保持其肉质鲜嫩,呈现出黄色。
  6. 知君因异物,一一纪炎方 - “知君”是对王阮亭的一种尊敬或友好的称呼,“因异物”意味着王阮亭此次来访带来了许多不同的美食和特产,“一一纪炎方”则是对这些特产进行详细描述的意思,即对每一个特色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介绍。

译文

海味初尝南方美味,连日来餐桌上都是玉箸之香。
荼蘼花下,当地女子露水滴滴,甘蔗上挂着越人的霜。
满月当空,珠光宝气之中,品尝着丰富多样的美食。
天寒地冻,但蚝类海鲜仍然保持着它的鲜美,呈现金黄色。
知道您因为异国之物而来,每一种特色都被详细记载和介绍。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岭南美食图景。首句“海味初南食”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的海洋特产,而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展开了这种独特的美食体验。从“连朝玉箸香”到“月满珠多肉”,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食物的色、香、味,还通过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玉箸”、“珠光宝气”等,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此外,诗人还特别提到了“茶蘼”和“越人”,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地域色彩,也显示了诗人对岭南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最后两句“知君因异物,一一纪炎方”表达了诗人对于王阮亭来访的欢迎之情,并对其所做的贡献表示感激。这两句诗虽然简洁,但却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美食特色,还传达了诗人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美食共享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