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梢犹抱箨,不厌出林长。
笋乱愁侵砌,根多恐过墙。
钓须竿拂月,冠要箬含霜。
老有龙钟节,为簪更未央。
新篁(拼音:xīn huàn)
译文:
初生的竹子刚刚褪去笋壳,便展现出青翠欲滴的生机;嫩绿的新叶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阳光洒下,竹叶闪烁着晶莹的露珠,犹如点点星光。新篁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厌其烦地探出头来,渴望沐浴在阳光下成长。
注释:
- 新篁:初生的竹子或刚栽种不久的幼竹。
- 箨(tuò):笋壳。
- 出林长:长出竹林。
- 愁侵砌(qì):竹叶覆盖地面。
- 根多恐过墙:根部发达,担心超过墙头。
- 钓须竿拂月:形容竹影婆娑,如同垂钓时挥动的竹竿拂过明亮的月光。
- 冠要箬(ruò)含霜:箬是指竹叶,用来做帽子,表示竹叶的清寒之气。
- 老有龙钟节:比喻人年岁已高但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 为簪更未央:用竹节作簪,永不凋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新生竹子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中生命力量的奇迹与美好。韦应物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初生之竹的生命力、美丽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以“到梢犹抱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刚出土时仍带着笋壳的娇嫩状态,而“不厌出林长”,则表达了竹子对生长空间的渴望和对自然生长过程的热爱。诗中的竹影婆娑、竹叶覆地,以及竹根盘曲生长的情景,都透露出生命的蓬勃与顽强。末尾两句,“钓须竿拂月,冠要箬含霜”,更是将竹的形象拟人化,赋予它灵动的性格。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生机与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深刻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