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丝丝见,丹心寸寸伤。
无才消妒忌,有力怕腾骧。
战血衣犹湿,戎弓梦亦张。
苍头军散尽,岁暮去何乡。

【注释】

代景:指唐玄宗。景,通“影”,借指玄宗的影。

建陵:建陵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南,唐时为玄宗行宫。

苍头:唐代对部曲、家丁的称呼。

【解析】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在描写边疆景色的同时,又写出了将士们在战乱中的苦闷心情。
【翻译】
白发丝丝可见,红心寸寸伤悲。
没有才能消除嫉妒与忌恨,有力量却怕飞奔腾跃。
战争留下的血衣仍然湿透,梦中还想着弓箭。
士兵们都散尽了,我该到哪里去呢?
赏析:
首句写景。“白发丝丝见”,以白发丝缕的细长映衬出容颜的憔悴和岁月的蹉跎。“丹心寸寸伤”,用一寸一寸赤诚之心去感受那一寸一寸的悲伤,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而报国无门的悲苦心情。
第二句点题。“无才消妒忌”,意谓没有才能就不会产生嫉妒之心,这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真实写照,又是对玄宗皇帝的委婉规劝。“有力怕腾骧”,言自己虽有力量,但害怕飞驰奔腾,这既表明了自己不愿轻易发怒,也表现了内心的惶恐不安。
第三四句写战场情景和内心感受。“战血衣犹湿”,是说战场上的血迹还未干透,说明征战频繁。“戎弓梦亦张”,意谓梦中也常想挽起强弓射大雕,反映了作者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苍头军散尽”,是说军中的老兵已经全部散去,暗寓着自己可能被贬斥之意。末联写自己年老无依,不知何处是归处,表现了诗人晚年孤苦无依的愁绪。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初到长安后写的。当时诗人在玄宗身边任翰林待诏,由于他的诗歌受到权贵们的排挤,他被迫上书请求离开长安,从此便长期流落于江南一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