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无死节,斯事始夷齐。
麦秀悲何益,薇香采不迷。
首阳馀俎豆,孤竹失山蹊。
清绝祠前水,徘徊到日西。

【注释】

夷齐庙:指伯夷叔齐庙。夷、叔齐是周初商末的贤人,他们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后被尊为节义之先。

麦秀:麦子成熟时,穗头下垂如美女秀发,故称“麦秀”。

薇香:野菜名。

孤竹:国名。

清绝:清新绝俗。

徘徊:流连忘返。

到日西:到达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贞元七年(791)所作,作于其任太常博士时期,诗人通过歌颂伯夷叔齐的高尚节操,表达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全诗以咏史抒情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清逸。

首联写古人无死节。“古人”即指伯夷、叔齐。他们为了维护节操,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又因不吃周朝的祭品而遭到杀害。《论语》记载:“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山,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列传》说:“饿不饮秦之水,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可见,“斯事”就是这两件事。“始夷齐”,即由这两件事引出下文。此联的意思是:古代有志者,没有贪生怕死的,只有像伯夷、叔齐那样坚持节操而死的人才有价值。

颔联写麦秀悲何益,薇香采不迷。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发挥。“麦秀”,指麦子的成熟,古人认为禾穗低垂如美女的秀发,故称。“薇香”,指一种野生草药。“采不迷”,指采了薇香也不迷惑。这两句的意思是:麦子成熟了,但那秀美的穗儿低下,它的价值并不因此而增加;采摘薇草,采之无益,采之不迷,它的价值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这里用“麦秀”、“薇香”比喻贤人、节士。

颈联写首阳余俎豆,孤竹失山蹊。意思是:首阳山上祭祀的祭品还有余剩,而孤竹国的山间小路却已经荒芜难行。这两句的意思是:伯夷、叔齐死后,他们的坟墓上还留有祭品,而他们生前所走过的山路却荒芜难行,难以通行。

尾联写清绝祠前水,徘徊到日西。意思是:清澈见底的祠前的河水,使我徘徊流连不已,直到日落西山。这两句的意思是:祠前清澈的河水,让我流连忘返,一直徘徊到太阳落山。

此诗以咏史抒情为主,诗人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全诗风格朴实无华,意境高远清逸,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