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千尺松,崩向此云峰。
白日无饥凤,黄泉有老龙。
名留高士在,墓待故人封。
痛哭辞烟树,归时已下舂。

【注释】

(1)峨峨:高大的样子。

(2)崩:倒塌,坍塌。

(3)云峰:指坟墓所在的山峰。

(4)白日无饥凤:语出《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说在白日里没有饥饿的凤凰。

(5)黄泉: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这里泛指墓地。

(6)名留高士在:语出《晋书·王献之传》。意思是说王献之的名字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7)故人封:即“故人墓”。封,是把土堆成坟头的意思。

(8)下舂:指送葬回来后,就要种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好友送葬时写的。友人泰士兄已故,诗人悲痛欲绝,挥泪洒泪,痛悼朋友。诗中以松树自比,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借古喻今,抒发了对亡友的无限眷念。

开头四句是全诗总写。首句写墓冢的高峻,次句写坟墓的险要,三句写墓主生前的显贵,四句写墓主死后的哀荣。

“名留高士在”,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墓待故人封”,以故人之墓地为知己之墓地,表现了对亡友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中间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前两句是化用《诗经》中的诗句,意在表达对亡友的深切缅怀之情。

“名留高士在”一句,化用《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意境。鹤鸣九天,声闻于天,比喻贤者生前声誉远扬,而死后更受人尊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墓待故人封”,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名留高士在”,化用《诗经》中的诗句,意在表达对亡友的深切缅怀之情。

“白日无饥凤”,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黄泉有老龙”,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总括。“痛哭辞烟树”,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归时已下舂”,用典明志,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于世,但决不失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无限眷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