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山阴至,穿松步屧劳。
茅家蔬食薄,陶令葛巾高。
海月随笭箵,山泉赴桔槔。
新诗频见赠,光采满蓬蒿。

【注释】

喜徐谓六同何东滨程虞三程相音周南美枉顾沙亭之作:这首诗是诗人徐谓六和程虞、何东滨一起写的。他们三人都是作者的好友。他们相互称道对方的优点,并互相赠诗。

上客山阴至,穿松步屧劳:客人从山阴县来到这里,穿过松树林步行而来,很劳累。

茅家蔬食薄,陶令葛巾高:茅家用很少的菜做成饭,陶渊明则用葛巾裹头,显得高雅。

海月随笭箵,山泉赴桔橤:海水上的月亮随着小船移动,山泉向着水车涌来。

新诗频见赠,光采满蓬蒿:你频繁地给我寄新诗,使我的草舍充满了光辉。

【赏析】

此为酬答徐谓六等人所作。诗中赞美了他们的人品与才学,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首联写徐等人到访,“上客”二字,足见诗人对他们的尊重。“山阴”指会稽山阴县,这是徐谓六、程虞等的家乡。“上客”二字,表明诗人对他们的敬重。“穿松步屧劳”四句,描写了友人来访的情景和诗人与友人的交往。诗人描绘出他们来时所穿之衣,所用的之具以及所居之处的环境氛围,形象地写出了徐等人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享受。颔联写友人的高尚品德。“茅家蔬食薄”,以“茅家”、“薄”字形容友人的节俭,又通过“蔬食”二字表现了他们的淡泊名利。“陶令葛巾高”二句,则是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进一步烘托和赞美。“陶令”典出晋代陶潜,他隐居在江西庐山脚下,自号五柳先生。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所以世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他的住宅虽简陋,但却有如画的风景。诗人将陶潜比作友人,既赞其人,也赞其品。尾联写友人赠诗之事,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光采满蓬蒿”一句中的“蓬蒿”是指野草。诗人把友人赠来的诗比作野草,不仅表明了诗的多,而且表现出了诗的价值很高。

此诗前半部分赞美友人的人品和才能,后半部分写赠诗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质朴,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