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何处但空天,湘口人家没水烟。
山色淡分秋雨外,涛声寒落晓风前。
兰堂未得三闾返,瑶瑟难从二女传。
终古云愁兼海思,枝枝斑竹似㛹娟。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洞庭何处但空天,湘口人家没水烟”写诗人乘船经过湘江,远眺湘江两岸。洞庭湖浩瀚无际,而眼前却只有无边的天空。远处湘江口一带的人家,在秋雨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颔联“山色淡分秋雨外,涛声寒落晓风前。”写诗人乘船经过湘江时,远眺湘江两岸。秋天的雨,使湘江两岸的山峰变得淡而朦胧;早晨的风,使湘江的涛声显得凄清寒冷。颈联“兰堂未得三闾返,瑶瑟难从二女传。”写诗人乘船经过湘江时,远眺湘江两岸。屈原流放期间,曾居住在湘江之滨,他在那里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而现在,屈原已经去世多年,他的故居也早已荒废。因此诗人只能站在江边遥望那曾经熟悉的兰堂、瑶瑟。尾联“终古云愁兼海思,枝枝斑竹似㛹娟。”写诗人乘船经过湘江时,远眺湘江两岸。诗人眺望着湘江两岸的山川景物,不禁想起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世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云愁”、“海思”概括自己内心的忧愁与思念,用“斑竹”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诗人将“云愁”与“海思”结合起来,以“斑竹”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答案】

浮湘作

洞庭何处但空天,湘口人家没水烟。

山色淡分秋雨外,涛声寒落晓风前。

兰堂未得三闾返,瑶瑟难从二女传。

终古云愁兼海思,枝枝斑竹似㛹娟。

译文

洞庭湖畔何处是空荡的天际,湘江岸边的人家看不见炊烟。

秋雨中的山景淡雅如画,晨风中的涛声清冽如诉。

当年屈子曾在此居住过,如今兰堂已无人迹可觅。

当年二女曾弹奏瑶瑟,如今只留下断壁残垣。

终古以来,我常为云愁海思,每见到斑竹林都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湘西期间所作,描写了诗人游览湘江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心情。全诗紧扣“云愁”二字展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无尽的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