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多叹逝川,七旬更待十三年。
忘忧却在难忘处,学道还如未学前。
黄鸟竹间催独酌,白鸥花下伴闲眠。
藏书不少名山叶,儿女他时各一编。
【注释】
岁月无多叹逝川:时间不常,感叹时光如流水般逝去。
七旬更待十三年:七十岁的人还在等待第十三个年头。
忘忧却在难忘处:忘却忧愁却在最怀念的地方。
学道还如未学前:修道的过程就像没有开始修行之前。
黄鸟竹间催独酌:黄鸟在竹林里鸣叫,催促我独自饮酒。
白鸥花下伴闲眠:白鸥在花下悠闲地休息,陪伴着我的闲暇时刻。
藏书不少名山叶:我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就像山林中的树叶一样。
儿女他时各一编:等到子女长大后,我会给他们各写一部书。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作者此时已七十七岁高龄。诗人以“独酌”为题,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情思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佳作。
首联“岁月无多叹逝川,七旬更待十三年。”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感慨人生短暂。七旬老人尚在等待第十三个年头,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
颔联“忘忧却在难忘处,学道还如未学前。”诗人以酒会友,借酒消愁,却常常在最怀念的地方找到快乐。修道的过程虽然艰难曲折,但如同未曾修行之前一样,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颈联“黄鸟竹间催独酌,白鸥花下伴闲眠。”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黄鸟在竹林中欢快地叫着,催促着诗人独自饮酒;白鸥在花下悠闲地休息,陪伴着他的闲暇时刻。这两句诗句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尾联“藏书不少名山叶,儿女他时各一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为子女们留下宝贵的遗产,让他们也能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诗人也期待着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整首诗以“独酌”为题,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