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初临粤秀山,长沙运甓每乘间。
堂前日自罗浮出,槛外花从若木攀。
下士新陪松麈话,尚书旧领竹林班。
宾筵燕喜当炎暑,披拂清风未拟还。
【注释】
旌节:古代官帽。张观察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令。
运甓:指筑墙,比喻勤劳工作。间:空闲,这里指闲暇之余。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若木:神话传说中树木名。攀:攀折。
下士:谦称自己的地位低微。松麈(zhú):松树枝叶摇动时像人打扇一样的声音,这里比喻清闲。
尚书:指张观察的官职。竹林班:指汉末“竹林七贤”中嵇康、刘伶等七个文人,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饮酒,因此称他们的文朋为“竹林班”。这里以竹林七贤自喻。
宾筵燕喜:指宴饮之乐。披拂清风未拟还:意思是说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不想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张观察的惜分堂落成后,即席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张观察的敬仰之情以及与友人共饮的快乐。
第一句“旌节初临粤秀山”,描述了诗人第一次来到粤秀山的情景。这里的旌节指的是官帽,而粤秀山则是广东的名胜古迹。诗人通过对粤秀山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长沙运甓每乘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与朋友一起修筑房子的情景。这里的长沙是指湖南长沙,运甓则是指筑墙的工作。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勤奋工作的赞美以及对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堂前日自罗浮出,槛外花从若木攀”,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在堂前的所见所感。这里,作者通过“日自罗浮出”和“花从若木攀”两个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岭南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
第四句“下士新陪松麈话,尚书旧领竹林班”,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松麈”指的是清雅之谈,而“竹林班”则是指汉代文学家“竹林七贤”中的七位文人。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在与朋友相处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于古代文人文化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宾筵燕喜当炎暑,披拂清风未拟还”,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宾筵燕喜”指的是宴请客人的盛况,而“清风未拟还”则表达了自己想要与朋友们一同享受这份快乐的心情,但因为炎热的天气,暂时还不能离去。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岭南山水间的欢乐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和朋友们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