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如木莲发,妾似水莲开。
可怜花与叶,不得两莲来。

木莲曲

郎如木莲发,妾似水莲开。
可怜花与叶,不得两莲来。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设问的形式,描绘了一对思妇与游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首句以“郎如木莲发”喻指男子,象征着男子如木莲般坚韧不拔;而女子则如同“水莲”,柔美而易受伤害。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男子的刚毅与女子的柔弱,也为后文的情感转变埋下伏笔。

次句“妾似水莲开”,则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将女子比作盛开的水莲,美丽而纯洁,同时隐含着一种无法抗拒命运的无奈。这两句诗不仅在视觉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在情感上为接下来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三句“可怜花与叶”,却突然转向对花与叶本身的描写,这里的“花”与“叶”隐喻了男女双方,表达了一种无法得到回应的悲哀。这种转换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得全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最后一句“不得两莲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寄托。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难以跨越自然规律的限制而获得真正的归属。这不仅是对爱情的一种悲观看法,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此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思妇与游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启示和智慧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