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尽东西柳,销魂自汉时。
人言枝上鸟,总是一相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并加以赏析的基本能力。
第一句“灞桥折尽东西柳”,灞桥位于长安东面的灞水之滨,是古时长安到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安人送客离别之所。灞桥在古代诗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座桥,还是一个地名、一个象征和一种文化,成为文人墨客抒发离情别绪的绝佳之地。“折尽”二字用得很传神,表达了诗人对灞桥的依依惜别之情。“销魂”即令人心醉神迷之意,形容景色或人物美好动人,到了极顶使人陶醉,流连忘返,甚至不能自制。“自汉时”指的是从汉代开始。汉代的灞陵桥,因汉武帝祭奠已去的薄皇后而建,所以后人便把灞桥称为“汉桥”。
第二句“人言枝上鸟,总是一相思”意思是说:人们常常说你头上的那只鸟儿是在思念我,其实那鸟儿只是在想念它的巢穴罢了。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答案】
折尽东西柳 折尽:折尽灞桥边的柳树,表示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汉时:从汉代开始。因为汉代的灞陵桥,因汉武帝祭奠已去的薄皇后而建。所以后人便把灞桥称为“汉桥”。
人言枝上鸟 人言:人们经常说;枝上鸟:指自己的妻子。总:总是。一说“总”字应为“只”,意思才通顺。总是一相思:总是在想着你。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与妻子分别之时。诗中以折柳相送的传统习俗为背景,抒写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前两句写自己不忍离去,折尽灞桥边柳,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依恋之情;后两句则以“枝上鸟”比喻自己,表明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细腻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