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云堂树,冬生翠负霜。
少阴精自固,名以冻青香。
【注释】
云堂:指云母堂,一种植物。冬生翠负霜:冬天生长着青翠的云母堂树。
少阴:少阴,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精自固:精气坚固不散。
冻青香:因经冬霜雪而色变红润,故称“冻青”。
【赏析】
此诗写云母堂冬日所开之花。
首句写云母堂树冬生春死,其花亦然;二句写云母堂树冬生春死,其花亦然;三句点题,说明这种花能抵御严寒;四句写云母堂树虽死犹生,且有清香。全诗以“云”“冬”为韵,构思新颖,立意高洁,耐人寻味。
有美云堂树,冬生翠负霜。
少阴精自固,名以冻青香。
【注释】
云堂:指云母堂,一种植物。冬生翠负霜:冬天生长着青翠的云母堂树。
少阴:少阴,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精自固:精气坚固不散。
冻青香:因经冬霜雪而色变红润,故称“冻青”。
【赏析】
此诗写云母堂冬日所开之花。
首句写云母堂树冬生春死,其花亦然;二句写云母堂树冬生春死,其花亦然;三句点题,说明这种花能抵御严寒;四句写云母堂树虽死犹生,且有清香。全诗以“云”“冬”为韵,构思新颖,立意高洁,耐人寻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木末亭拜方正学先生像”“对越孝陵云”等,然后根据这些提示来分析。 “宗臣遗像在”,宗臣即杨廷和,明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为官正直,有很高的声望,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德,为他修了一座祠堂,供奉他的照片。杨廷和的祠墓就在今天的南京瞻园中。“对越”是古人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一种仪式,“云”指庙堂。 “周礼难为国
【注释】 1.灵谷探梅 其一:指唐代诗人李白游历金陵时所作的诗《灵谷寺钟声》中的第一首。灵谷寺在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八年,南朝梁代改名为宝公塔寺,唐代时又改回灵谷寺。 2.园陵畔:指南京明孝陵一带的陵墓旁。 3.千株间白云:意谓千株白杨树之间,白云飘浮;形容景色优美。 4.芳馨灵谷寺,灌溉羽林军:意谓灵谷寺里芬芳四溢,泉水潺潺,灌溉着羽林军将士。 5.乱点钟山翠
注释: 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 谁将辽海雪,来折汉陵花。 冷月含边笛,阴风散暮鸦。 数枝当辇路,不忍吐瑶华。 赏析: 灵谷探梅 其二 这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精神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诗人首先点明地点,钟山麓是南京的著名景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送客:指送别友人。 2. 莫上高台望,无穷是楚云:不要登上高楼去眺望(那些)楚天的云彩,它们无边无际。 3. 旧游稀白发,独往易斜曛:我与老朋友的相聚越来越少,白发也渐渐增多;独自行走在黄昏中,容易令人感伤和迷茫。 4. 木落诸峰见,山空一叶闻:树木凋零之后,群山之中显得更为清晰可见;秋风萧瑟之时,落叶飘散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 5. 只应盘石上,闲坐对秋分
【注释】 南国:南方地区。“受命生”是说古梅受命而生,“孤根不可移”是说古梅的树根孤独地生长在南方。 寒光含雨雪:意思是说古梅在严寒中开放,其花朵上闪烁着冷光。 元气:指生命力。茅茨:茅草编成的屋顶,这里指房屋。 空寂无人见:意思是说只有空寂无声的人才能看见古梅。 芳馨只自贻:意思是说古梅的香气只能自己享受。 上林松柏尽:意谓皇家的园林里已经没有多少松树和柏树了,这是用比喻手法
【注释】 寄龚柴丈:写给龚柴的一首诗。 我有罗浮月,长悬四百峰。 期君来玉涧,拂石听霜钟。 五色麻姑鸟,千年啸父松。 相依当岁宴,不复寄芙蓉。 译文: 我有罗浮月,长悬百峰间。 盼望你能来玉涧,轻拂石上聆听寒钟。 有五彩斑斓的麻姑鸟,千年的松树在呼啸。 我们相互依存,共度岁末的宴会,不再将芙蓉寄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清幽秀丽的自然风景画面
【注释】 紫峰阁梅其一:指诗人所居的紫峰阁。 绝壑:深谷。 鸿蒙:天地未分之时,这里指自然界的本源。 养有馀:养育得充足。 光生无月处:在没有月光的地方也能产生光彩。 香在未花初:花香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就散发出来。 入石僧同定:进入石头里的和尚也定住不动。 横溪客自疏:横过溪流的客人也自行离开。 紫峰阁:在江西吉安永丰县西二十里,因山势如紫云之峰,故名。 一:代词,指这首诗。 踟蹰
诗句注释如下: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 “念是”指思念这棵古梅是前朝之物;“风雷不忍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厚情感和不忍破坏的心情。 -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 “桐焦”指梧桐树,“焦”是枯焦的意思;“竹老已空心”描述了古梅随着岁月变迁,由繁茂变为疏落的状态。 -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 “以道酬泉石”意指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注释】 枝枝:每枝。 百折:比喻曲折重重。 到地花仍发:梅花落地,仍然能开花。 横空影自长:树枝上梅花的影子在天空中飘荡。 月中那可得:月亮上哪能有梅花呢?因为月亮上没有水分,不能让梅花生长。 人外始闻香:梅花开放时,人们才能闻到它的香味。 因君拂石床:因为你常常抚摩我的石床,所以睡不着觉。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二句写梅花坚韧不拔的风骨
【注释】 吉祥寺:古刹名,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 一夜东风拂:一夜之间,春回大地。 瑶华答霜雪:指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 硕果孕乾坤:指梅花结出丰硕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岂有山川秀:难道只有山川秀丽吗?这里表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居然鸾鹤尊:形容梅花高贵典雅,如同鸾鸟和仙鹤一般。 惟应招隐士:只应该吸引隐居的文人墨客来欣赏梅花。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二》是一首咏梅诗
注释: 古意 菱花背日而寒,芡花向日而暖。 同是水中之物,却有长短之心。 赏析: 这首诗以菱花和芡花为比,描绘了两种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 首句“菱花背日而寒”,描绘的是菱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寒冷、孤寂的景象。菱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其花瓣薄如纸,质地脆弱,容易受到阳光的照射而变脆、变形或破裂。这里用“背日”来形容菱花在阳光照射下的状态,暗示着它的孤独、无助和柔弱。同时,“寒”字也传达出一种冷清
【注释】 风流水杨柳,宜水复宜风:指杨柳树既能适应水上环境又能适应陆上环境。 莫即为花絮,飘扬西复东:不要像飘零的柳絮那样随风漂泊,到处飞散,而应该有所作为。 【赏析】 此诗首句即点题意,言杨柳能适应水中、陆上两种不同环境,既无“宜”也无“不宜”,可谓“不偏之为美”。次句承首句而来,进一步强调杨柳的这种“不偏”特点:“不偏”即“适中”也,“宜水复宜风”,既适宜在水上生长,又适宜在陆地生长
注释:柳树和垂杨,枝条各有长短。柳的枝条长,杨的枝条短,看起来就像鸳鸯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柳树和垂杨的枝条特点,表达了一种自然之美。柳树的枝条柔软、纤细,而垂杨的枝条则坚韧有力。两者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特点,就像是鸳鸯一样。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注释】 (1)“闺人”:女子。 (2)“寄远曲”:古代一种抒发思妇之情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思妇之情的小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所思念的人的深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整齐,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前两句“日月同一光,男女同一性。君不爱离居,早归共鸾镜。”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一样,都有光明;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有人性。既然男女都同有这一特性,那么,你为什么不爱我而要另寻新欢呢
注释:在北方成为苍鹰,在南方成为鹞子。 秋天到来时,展翅飞翔,一飞就是千里。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苍鹰和鹞子在不同地域的生存状态。苍鹰在北方翱翔,鹞子在南方捕猎,展现了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诗中“秋来奋羽毛,一击辄千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苍鹰和鹞子在秋季的捕猎场景,展现了它们高超的捕猎技巧和强大的生命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苍鹰和鹞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平衡
注释:塞儿(儿时)的箭法,射鸟鼠。稍长后,又学射狐兔。牛羊中生长,肥白也像葫芦。 赏析:本诗描绘了诗人儿时和长大以后射猎的情景。诗中的“塞儿”是指诗人自己,他从小就喜欢打猎,长大后更是技艺高超。诗中的“射鸟鼠”、“射狐兔”分别描绘了他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射击场景。而“牛羊中生长,肥白亦如瓠”则是对他射下猎物后处理的过程的描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