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啼杀未还家,烟雨泷东失钓槎。
韶石苍苍三十六,知君何处吊重华。
鹧鸪啼杀未还家,
烟雨泷东失钓槎。
韶石苍苍三十六,
知君何处吊重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鹧鸪啼杀未还家
解释:诗中“鹧鸪啼杀未还家”,通过描绘鹧鸪的哀鸣和诗人未能回家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和对家的深切思念。鹧鸪的叫声往往与孤独、哀伤联系在一起,此处用以增强诗中的悲凉氛围。
2. 烟雨泷东失钓槎
解释:“烟雨泷东失钓槎”描述了诗人在江边因烟雨迷蒙而失去钓鱼工具(钓槎)的情景,反映出旅途中的不便与艰辛。同时,烟雾弥漫的江面可能隐喻人生的迷茫或困境。
3. 韶石苍苍三十六
解释:“韶石苍苍三十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绘韶石的壮观,暗示着自然的雄伟和壮丽。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4. 知君何处吊重华
解释:最后两句“知君何处吊重华”则转入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提到“重华”(即尧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及对其不幸命运的惋惜。这里的“何处吊”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过去辉煌文明的哀悼。
译文比对与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广至韶江间的所见所感。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不仅仅是对美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组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递。它让我们得以窥见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社会风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