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青青万井烟,游人隔袖揖金鞭。
桃花不解王孙恨,开遍燕姬酒肆边。

【注释】

榆柳青青:指春天的景色。

万井烟:指无数村落炊烟袅袅,如万缕烟雾升空。

游人:指那些在长安城内外闲逛的人。

金鞭:指代权贵或富豪,也泛指有钱有势的人。

王孙:贵族子弟或公子哥儿。

燕姬: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姬妾是古代女子的美称,这里借指妓女,燕姬酒肆即妓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长安春光的赞美和对京城繁华的歌颂。

首句“榆柳青青万井烟”,描绘了春天榆树与柳树葱绿的景象以及整个长安城里炊烟四起、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榆柳青青,意味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万井烟,则形象地描绘了长安城内众多村落炊烟缭绕,宛如万缕烟雾升腾的场景。这一句既展现了长安城春天的繁荣景象,又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次句“游人隔袖揖金鞭”,则将视角转向京城中的人们。游人指的是那些在长安城内外闲逛的人,他们或骑马,或步行,或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隔袖揖金鞭”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将“揖”字读作“一”,便形成了“一袖”的意象。这里的“金鞭”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在享受着富贵生活的同时,还常常挥舞着手中的金钱和权力,威风凛凛。

第三句“桃花不解王孙恨,开遍燕姬酒肆边”,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烂漫,然而对于这些游人来说,桃花却无法解他们的愁绪,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的负担。这是因为游人中不乏那些沉迷于酒色之徒,他们被美女们的美丽所迷倒,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当桃花盛开时,这些游人更是纷纷来到燕姬酒肆边,寻找刺激与欢乐。这一句通过对游人行为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京城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唐朝长安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游人的刻画以及对桃花的咏叹,抒发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