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青筇逸兴饶,攀跻不觉上云霄。
天教汝自罗浮至,添得黄山一铁桥。
【注释】1.黄发:即“黄冠”,道士之饰。
2.青筇(qióng):一种用青竹编制的轻便小杖。
3.罗浮:山名,在今广东。
4.添得黄山一铁桥:指铁接云桥,位于黄山北麓,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道士游览黄山的经历和感受。首句“黄发青筇逸兴饶”,“黄发”是指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青筇”是指他所用的轻便小杖。这里通过描绘这位道士的形象,为后文描写他的游历做了铺垫。第二句“攀跻不觉上云霄”,“攀跻”是指攀登,“上云霄”则形容其攀登之高,似乎已经到了云端之上。这两句诗描绘了道士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天教汝自罗浮至,添得黄山一铁桥”。“罗浮”是地名,位于广东,与诗人所在地相隔甚远;而“黄山”则是诗人所在之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游历并非偶然,而是受到自然的恩赐,使得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
第四句“添得黄山一铁桥”,则是诗人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释。他感叹道,正是由于黄山的存在,才使得自己能够领略到更加壮丽的景观。这里的“铁桥”并非指实际存在的桥梁,而是指黄山上的一处著名景点——“天都峰”。它位于黄山中部,海拔高达1841米,被誉为黄山三绝之一。此峰因山石呈红色而得名,其陡峭险峻的程度堪称“天下第一险峰”。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道士游览黄山的经历和感受。诗中既表现了道士的超凡脱俗,又展现了黄山的壮丽风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道士与罗浮山相对照,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味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