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丝阴拂荔矶,吹绵未共木棉飞。
玉山香浦攀枝外,新绿轻轻染翠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大意,然后逐句分析每句话的意思,最后概括诗句的主要内容。

“越台新柳”一句,点明题目中的“越台”。这是指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称霸。他登上了会稽山上的越王山(又称望海山),在山顶上建起了观涛台,并筑土为坛,立石为碑,以纪念自己的功德。这里所说的“越台”,即指此山之巅的越王庙观涛台上的古迹。而越王庙前有条小溪,人们称之为越溪。

越溪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柳树,它们垂挂着百尺长的柳丝,像一道屏障似的,遮住了荔矶(即灵峰)山头。这里的柳丝是白色的,所以诗人用“拂荔矶”来写。因为荔矶山高耸入云,故称“荔矶”。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尺长的柳丝,像绿色的屏障一样,遮罩住了荔矶山的山头;那吹过的春风,还不曾和木棉树一起飞起来呢!

第三句“玉山香浦攀枝外”,意思是说在玉山、香浦一带,人们正在攀援着垂杨,去观赏春天的景色。“玉山”,指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太平寰宇记》卷七三引《图经》,越州城南五里有香积寺,寺后有玉山。又引《晋书》:“谢安尝登临望京口,中流见东陵曰‘一泓绿水’。”这里的“香浦”,也是指的越州城南五里的香积寺后的玉山。“攀枝”,即攀附树枝。这里的“攀”,是“攀缘”“攀附”的意思,与“攀枝”同义连言。“外”,指“之外”。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城南的香积寺一带,人们都在攀缘树枝,去观赏春天的景色。

“新绿轻轻染翠微”,写的是越王山的春色。“新绿”,指嫩叶。“翠微”,青翠色的山峰。这句的意思是:在越州北面的越王山上,刚刚长出来的嫩绿叶子,轻轻地映照着青山的一角。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尺长的柳丝,像绿色的屏障一样,遮罩住了荔矶山的山头,那吹过的春风,还不曾和木棉树一起飞起来;在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城南的香积寺一带,人们都在攀缘树枝,去观赏春天的景色;而在越州北面的越王山上,刚刚长出来的嫩绿叶子,轻轻地映照着青山的一角。

【答案】

越台新柳 百尺丝阴拂荔矶,吹绵未共木棉飞。玉山香浦攀枝外,新绿轻轻染翠微。译文:百尺长的柳丝,像绿色的屏障一样,遮罩住了荔矶山的山头,那吹过的春风,还不曾和木棉树一起飞起来;在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城南的香积寺一带,人们都在攀缘树枝,去观赏春天的景色;而在越州北面的越王山上,刚刚长出来的嫩绿叶子,轻轻地映照着青山的一角。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季明媚的风光。首句写越台之景。越台是越州城北的越王山巅上的观涛台。越州城北有条溪河,名叫越溪。诗人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百尺长的柳丝笼罩着荔矶山;另一幅是在越州城北的越王山下,人们正攀缘树枝去欣赏春天美景的情景。第二句是写越州南部的玉山、香积寺一带。玉山、香积寺位于越州城南。诗人用“攀枝”一词,说明此时正是春天,人们正在攀缘树枝去欣赏春天美景。第三句是写越州北面的越王山。越州北面也有座越王山,叫越王山。越州城北还有一座香积寺,寺内有一株千年古桂,相传为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植。第四句是写越州北面的越王山下,刚长出嫩绿的叶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