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六十又三时,揽镜英州见秀眉。
加我天教韶石似,一峰一岁即期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先读懂诗句,然后分析每句的意思。本题的注释是:韶阳:指韶州(今广东韶关)。英州:《新唐书》卷三○《地理志》作“英台山”,即南岳衡山之一。期颐:古称长寿为“期颐”。
译文:
行年六十又三时,揽镜英州见秀眉。
加我天教韶石似,一峰一岁即期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韶州名胜的热爱,表达了自己对韶州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中的“行年”是指年龄。第二句中的“英州”指的是英州山,在今广东韶关附近。第三句的“加我”指受到上天的恩赐。第四句中的“韶石”指韶州附近的岩石,因为其形状酷似韶山,所以被称为“韶石”。“韶石”在这里被拟人化了,仿佛有生命一样,它见证了诗人韶州岁月的流逝。第五句中的“岁”是时间,第六句中的“期颐”指的是长寿。整首诗通过对韶州山和韶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