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与吐肝肠,彼自食膏粱。
暮与为手足,彼自衣文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诗意和相关知识,如典故、表达技巧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朝与吐肝肠,彼自食膏粱”意思是早晨我与他交谈时,他就吃着美味的饭菜,而我则饥肠辘辘,饿得肚子咕咕叫;“暮与为手足”,傍晚我为他做饭时,他却穿着华美的衣裳,与我同坐一桌;“彼自衣文縠,我自被褐。”他身穿华丽的丝绸衣服,我却穿着粗布的衣服。这两句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困顿生活。颈联写自己的处境,“文縠”是丝织品的一种,用来形容华丽服饰;“被褐”指粗布衣服,这里借指贫民百姓。尾联“彼自衣文縠,我自被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愤慨:他们吃的是美食佳肴,穿的是锦缎绸缎,而自己却连粗布都穿不上。

【答案】

首句“朝与吐肝肠”,意为清晨与某人交谈时,对方就大快朵颐地吃着丰盛的食物(膏粱:指精美的饭食);次句“暮与为手足”,意思是傍晚一起吃饭时,对方却穿戴华丽(文縠:指华丽的丝绸衣物);第三句“彼自衣文縠”,意思是对方身着锦缎绸衣,而我则穿着粗布衣服(彼:指对方);第四句“我自被褐”,意思是我自己裹着粗布衣裳(被褐:指粗布衣服)。最后两句“彼自衣文縠,我自被褐”,意思是对方穿着华丽的丝绸服装,而我却是粗衣烂衫。全诗通过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困顿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