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何累累,流水亦复急。
茅茨对夕晖,敝笋待鲜食。
晒翅满渔梁,鸬鹚与鸂鶒。
【注解】
武陵精舍六首: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精舍”即精舍,指寺院。此诗为第六首,写在湖南春天的雨后,作者到武陵山中游览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白石:白色的石头。
何累累:多么多。
流水:指溪水。
亦复急:也很快。
茅茨(cí):用茅草做的屋顶。
夕晖:傍晚的阳光。
敝笋(bì shùn):未成熟的竹笋。
晒翅:晒鱼翅。
满:充满。
鸬鹚(núcí):一种水鸟,形似鸳鸯,全身黑色。
鸂鶒(léi jù):一种水鸟,全身黑灰色,有白色斑纹。
【赏析】
《武陵精舍六首》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六首,写在湖南春天的雨后,作者到武陵山中游览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四句二十八个字,写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首联写春雨过后的景象。诗人来到一个山村,只见村外白石林立,溪流潺潺,水流湍急。这一句以景起兴,渲染了山村的环境氛围。“何累累”,写出白石之多;“复急”,写出水流之快。
颔联写村落中的景色。夕阳西下,茅屋上斜射着斑驳的余晖;竹笋已经长出土来,可还没有来得及吃,只能等新笋出土时再采摘。这一联既写出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又表现出作者对农家生活的亲切感。
颈联写渔民的生活情景。渔梁上晒满了鱼翅,而捕鱼的人则在岸边放声歌唱,鸬鹚和鸂鶒在水中嬉戏。这一联既写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又表现出他们在劳动中的欢乐心情。
尾联以景收束全诗。诗人站在村头,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和周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不禁想起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