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拔木更掀篷,雨注雷轰电闪空。
安陆津头牢系缆,未须嗟骇北来风。

【注释】安陆津:指长江在安陆境内的渡口,也就是今天的安陆渡口。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舟行安陆途中所遇到的风浪为题,描绘了一幅惊涛骇浪的景象。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风,后两句写雨。

“四月十三日舟次安陆”点明了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

“飞沙拔木更掀篷,雨注雷轰电闪空。”是说风力很大,把树木都吹倒了,掀翻了船帆,雨水倾注下来,电闪雷鸣,天空中电光闪烁,大雨倾盆。

“安陆津头牢系缆,未须嗟骇北来风。”是说在安陆渡口牢牢地把缆绳拴好,不用害怕北方的风。

【译文】

四月十二日乘船到达安陆,正逢一场大风。大风卷起沙子,刮倒了树,掀翻了船篷,大雨如注,雷电交加,天空一片漆黑。安陆渡口把船只系得很紧,不必担心有危险。

【注释】

安陆津:长江在安陆境内的渡口,也就是今天的安陆渡口。

【赏析】

这首诗写在安陆遇风暴的情景。首联写天气变化,二、三、四句写江上风波。风力之大,使飞沙拔木,掀篷翻船,大雨如注。但安陆渡口把船只系得很紧,故无虞于北来的狂风。

这首诗是纪事诗,记录的是作者在一次旅行途中遇到暴风的情况。诗中虽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通过描写风雨肆虐的场景,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关键词“飞沙”、“拔木”、“掀篷”、“雨注”、“雷轰”、“电闪”都是对当时天气状况的具体描述,生动地展现了风力的强劲。而“安陆津头牢系缆”一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安全的考虑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