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横平野静,月照青林圆。
褰裳拾明月,吾怀亦冷然。
【注释】
《冬斋书兴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冬夜读书时的情景。
1、山横平野静:意思是说山横卧在地上,平旷的土地十分安静。
2、月照青林圆:意思是月亮照着青翠的树林显得圆满。
3、褰裳拾明月:意思是提起衣裳去捡地上的明月。
4、吾怀亦冷然:意思是我的胸怀也是冷清清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冬夜读书情景的诗。诗人把读书时的情思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景托志,以物传神。
首句写景,山平旷地静,月照林中树,一片寂静。“横”字用得巧妙,使读者想到山像被横放在那里一样,这既是诗人观察的结果,也是他想象的作用。“青林”二字用得好,既突出了月光洒满林中,也渲染了寒意。“圆”字则写出了月光的明亮,给人以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颔联写诗人在冬夜晚读时的感受。“褰裳”,撩起衣服,这里指诗人因寒冷而起身取衣的动作;“拾明月”,即捡起地上的明月来比喻自己心中的皎洁。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和比喻,生动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仰。尾联写诗人内心的感受。“冷然”二字,一方面指身体上感到的寒冷,另一方面则表示一种冷清、寂寞的心情。这种心情是由于诗人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而产生的。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