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跸遥闻夹道传,乘舆朝下九重天。
礼成苍璧同周典,乐奏黄钟叶舜弦。
朔气渐随仙仗散,晴云高傍翠华悬。
词臣此日叨簪笔,不数王褒扈从年。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涯的《扈从南郊纪事》。
第一句:“警跸遥闻夹道传”,描述了皇帝出行的场面。“警跸”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一种仪式,意为“禁止行人通行”,以防止扰乱了皇帝的行程。这句话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庄重和威严。
第二句:“乘舆朝下九重天”,描述了皇帝的车驾经过的景象。“乘舆”是指皇帝的车驾,“九重天”则是指皇宫。这句话描绘了皇帝车驾经过皇宫时的景象。
第三句:“礼成苍璧同周典,乐奏黄钟叶舜弦。”这句话描述了皇帝礼仪的完成。“苍璧”指的是祭天的玉器,“周典”指的是周朝的礼仪制度,“黄钟”指的是古代的音乐乐器,“舜弦”则是指舜帝的音乐。这句话描绘了皇帝在祭祀天地后,音乐开始演奏的情景。
第四句:“朔气渐随仙仗散,晴云高傍翠华悬。”这句话描述了天空的变化。“朔气”指的是寒冷的天气,“仙仗”指的是皇帝的车驾,“晴云”指的是晴朗的天空中的云彩,“翠华悬”则是形容皇帝的车驾在晴空中飘动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天空中的变化,与前三句形成了一种对比。
第五句:“词臣此日叨簪笔,不数王褒扈从年。”这句话描述了作者自己的身份。“词臣”指的是诗人,“簪笔”则是形容诗人手持笔书写诗文,“王褒扈从年”则是指王褒曾扈从过皇帝出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这一天有幸能够参与皇帝的出行,而不像王褒那样只是扈从而已。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皇帝出行的场景。全诗充满了对皇帝出行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出行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对皇帝出行的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庄重和威严的气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