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屋经年葺,柴扉镇日开。
竹蕃多迸笋,梅古半生苔。
窈窕行春径,高寒步月台。
风光有如此,便欲赋归来。

竹岩有引

茆屋经年葺,柴扉镇日开。

竹蕃多迸笋,梅古半生苔。

窈窕行春径,高寒步月台。

风光有如此,便欲赋归来。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茅屋,简陋的住所。
  • 【经年葺】:经过一整年的修补和整理。经年,整年。
  • 【柴扉】:用木头做成的门,通常用来代表简陋的生活或住所。柴,指用木材做的。扉,门。
  • 【竹蕃】:竹子繁茂的样子。
  • 【迸笋】:形容新长出的嫩笋从土里冒出来。
  • 【梅古】:指梅花。古,旧时、老去的意思。
  • 【窈窕】:此处形容景色优美、宁静、幽深。
  • 【行春径】:春天的小路。行,行走、漫步。春径,春日里小路上的风景。
  • 【高寒】:形容天气冷,环境艰苦。高寒,指高山严寒的气候。
  • 【风光】:自然风景。风光,大自然的风景和景象。
  • 【赋归来】:赋,古代的一种文体,类似于现代的散文。在这里,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茅屋、柴扉等简陋住所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朴素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经年葺”、“柴扉镇日开”、“竹蕃多迸笋”、“梅古半生苔”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景色的美丽。尤其是“窈窕行春径,高寒步月台”两句,更是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景致之中。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