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两袖下蓬瀛,十里湖光照眼明。
行尽荷花香满舄,坐依苔石翠沾缨。
白云飞去不留迹,黄鸟啼来如有情。
野老亦能知爱客,短筇扶过石桥迎。

【注释】

天风:形容天气清爽。

蓬瀛: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山,这里泛指仙境。

十里湖光:形容西湖的景色美丽。

荷花香满舄(xi ):荷花的香气满到鞋上。

苔石翠沾缨:绿色的苔藓和石头上的绿草沾在人的衣角上。

白云:天上飘浮的云。

黄鸟:黄色的鸟儿。啼:鸣叫。

野老:乡村老人。

爱客:喜爱客人。

筇(qiong龙)扶过石桥迎:拄着竹子做的手杖走过石桥去迎接。

【赏析】
《夏日游西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夏日西湖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天风两袖下蓬瀛,十里湖光照眼明”,描写了诗人站在湖边,被凉爽的天气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的情景。这里的“天风”指的是夏天的微风,而“两袖下蓬瀛”则暗示着诗人已经来到了仙境般的西湖。

颔联“行尽荷花香满舄,坐依苔石翠沾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西湖游玩的情景。诗人行走在荷花盛开的地方,脚下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他的鞋子里;他坐在绿色的苔藓和石头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颈联“白云飞去不留迹,黄鸟啼来如有情”,则是通过对比手法来展现西湖的自然之美。白云悠悠地飘过天空,没有任何痕迹;而黄鸟的鸣叫声却充满了感情,仿佛在向游客表达自己的欢迎之情。

尾联“野老亦能知爱客,短筇扶过石桥迎”,则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这里的“野老”指的是当地的乡村老人,他们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能够热爱生活,热情迎接游客。而诗人则用“短筇扶过石桥迎”这个动作,展现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