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姒,原名鲍之蕙,清代诗人
鲍之蕙,字仲姒,又字茴香,是清代著名的女性诗人。
鲍之蕙生于1757年,卒于1810年,是清代女诗人之一。她与同知张铉之女张宜人为妻,也是诗人鲍之钟和鲍之兰的妹妹。她的诗作在当时文人中广受推崇,如侍读王文治就曾评价她的诗“律细如之钟,骨重神清情深意练”。《北江诗话》也称赞她的诗作“栽花隙地,补种桑麻”,显示出她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仲姒,原名鲍之蕙,清代诗人
鲍之蕙,字仲姒,又字茴香,是清代著名的女性诗人。
鲍之蕙生于1757年,卒于1810年,是清代女诗人之一。她与同知张铉之女张宜人为妻,也是诗人鲍之钟和鲍之兰的妹妹。她的诗作在当时文人中广受推崇,如侍读王文治就曾评价她的诗“律细如之钟,骨重神清情深意练”。《北江诗话》也称赞她的诗作“栽花隙地,补种桑麻”,显示出她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清娱阁晚眺怀佩芳妹 空阶微雨过,高阁销烦暑。 虹影驾长桥,崩云乱烟屿。 畦蛙阁阁喧,归鸟喈喈语。 徘徊动远情,尺素经年阻。 忆昔垂髫时,深闺日为侣。 欣看案上书,倦织窗间杼。 细字写红蕉,新词题白苎。 星霜催鬓发,聚散消时序。 怅望竟何如,落霞际沙渚。 【注释】: ①清娱阁:指作者所居之楼阁名。②霏:小雨纷落的样子。③销:消除。④虹影驾长桥:彩虹映在江上的桥梁上,好像虹的影子驾着长长的桥。⑤崩云
晚烟 夕阳才下远峰颠,漠漠平芜起暮烟。 度水一痕疏复密,随风千缕断还连。 花间杂雾迷归鸟,柳外和云锁客船。 最是沧江收钓处,溟蒙无际晚晴天。 译文: 夕阳刚刚落下在远山之巅,朦胧中平原上升起了淡淡的烟雾。 水面上的烟雾像一条痕迹一样稀疏或密集,随风飘扬的烟雾如同千万缕丝线断裂又连接。 花丛之间迷离地飘散着雾气,使得归来的鸟儿都看不清楚方向; 柳树之外被云层包围着,仿佛有船只被云雾封锁
扬州湖上迟月 试镫风细夜潮平,曲岸维舟待月生。 垂柳和烟欹水影,乱鸦如雨入林声。 山桥客散车尘定,画舫镫红鼓吹清。 却忆板舆花里过,湖光应识旧时情。 译文: 在扬州湖上看到月亮慢慢升起,我坐在小船上面。微风轻拂,夜色朦胧,湖面平静。我在岸边搭起船帆等待月亮的出现。垂柳随着烟雾轻轻摇摆,倒映在水面上。乌鸦群飞,仿佛大雨一般落入树林。山路的桥上游客已经散去,车轮扬起的尘土也渐渐停止
鲍之蕙,字仲姒,又字茴香,是清代著名的女性诗人。 鲍之蕙生于1757年,卒于1810年,是清代女诗人之一。她与同知张铉之女张宜人为妻,也是诗人鲍之钟和鲍之兰的妹妹。她的诗作在当时文人中广受推崇,如侍读王文治就曾评价她的诗“律细如之钟,骨重神清情深意练”。《北江诗话》也称赞她的诗作“栽花隙地,补种桑麻”,显示出她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清代诗人是赖晋。 字锡蕃,一字昼人,广昌人。他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还是一位进士及官员。乾隆戊辰年中进士,后官至太仓知州。他的作品《落星桥》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
鲍之兰,字畹芬,是清代的著名女诗人。以下是对这位女性诗人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鲍之兰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她的父亲是著名的文人鲍皋。作为太学生的何泮的妻子,她的家族文化氛围深厚,这为她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 鲍之兰十四岁时,与兄长鲍之钟在中秋之夜月下对诗,展现了她出众的文学天赋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2. 文学成就: - 鲍之兰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