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凭陵日,宫闱恣乐辰。
非因天有恶,自是国无人。
忠愤嗟多士,安危倚大臣。
殷勤德祐诏,哀诵不堪论。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戎马凭陵日,宫闱恣乐辰。
非因天有恶,自是国无人。
忠愤嗟多士,安危倚大臣。
殷勤德祐诏,哀诵不堪论。

注释:

  1. 戎马凭陵日:指战争频繁,战事激烈。戎马指的是战马,比喻战争。凭陵日,即凭借战争的威力,侵犯日出之地。这里的“日”可能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2. 宫闱恣乐辰:指皇宫中尽情享乐,没有忧虑。宫闱,指皇宫。恣乐辰,即任意享受快乐时光。

  3. 非因天有恶:并非因为天降灾祸。这里的“天有恶”可能是指自然灾难或者不祥的事情,但诗人认为这并不是国家动荡的原因。

  4. 自是国无人:实际上国家并没有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这里的“国无人”可能是对国家人才缺乏的一种讽刺或批评。

  5. 忠愤嗟多士:指忠诚而有愤怒情绪的人很多。忠愤,指对国家忠诚而充满愤慨之情。多士,指众多的人才或民众。

  6. 安危倚大臣:国家的安危取决于大臣们的表现。这里的“大臣”可能指的是那些掌握实权、能左右国家大事的官员。

  7. 殷勤德祐诏:表达对皇帝诏书的感激和尊敬。殷勤,表示恳切、热情。德祐诏,即德祐皇帝的诏书,指皇帝的圣旨。

  8. 哀诵不堪论:悲痛地朗读诏书,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哀诵,指悲痛地朗读。不堪论,意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赏析:

这首诗以唐尧为主题,通过对战争、国家安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唐尧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诗中的“戎马”“宫闱”等词汇,描绘了当时的战争频繁和政治腐败现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才缺乏的担忧,以及对忠诚而有愤怒情绪的人的赞美。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对皇帝诏书的感激和尊敬,以及悲痛地朗读诏书的情境,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