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士群公我滥同,王言赫奕炳如虹。
须知独为储贤地,要是无分入彀雄。
清庙岂容遗卞玉,云门合自识焦桐。
庸愚廿载前叨与,愧乏涓埃答睿衷。
【注释】
- 奉诏阅庶吉士卷:奉命阅读庶吉士(皇帝亲自挑选的读书人)的文章。
- 王言赫奕炳如虹:帝王的言辞辉煌灿烂,像彩虹一样。
- 储贤地:培养贤能人才的地方。
- 入彀雄:进入选拔的人才库。
- 清庙:指朝廷。
- 卞玉:指卞和氏,春秋时著名的宝玉鉴定家,因献宝玉于楚庄王而得到重用。
- 云门:古代地名,相传孔子曾到访,后人以孔子为“云门弟子”。
- 庸愚:平庸愚笨。
- 廿载前:二十年前。
- 惭乏涓埃答睿衷:惭愧自己没有什么贡献来回报皇帝的厚爱。
【赏析】
这是两首诗,分别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和二十四年(1287),是诗人在朝廷任职期间所作。这两首七律都写于作者担任翰林学士期间,第一首咏《奉诏阅庶吉士卷》,第二首咏《和介翁韵》。
《奉诏阅庶吉士卷》中“独为储贤地”一句,意谓朝廷选贤授官,唯贤是用。此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要是无分入彀雄”一句,意思是如果庶吉士中有真才实学者,自然可入朝廷任事;若只是滥竽充数者,则无入彀之份。此联对仗严谨,语意警辟。“云门合自识焦桐”,云门,即孔子。孔子曾去鲁国参观泰山下的云门山,并在那里弹琴、唱歌、吟诵,声名大扬。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门山上的古琴、古筝等乐器,会因为孔子的到来而闻名天下。此联对仗工稳,寓意深远。“庸愚廿载前叨与”,庸愚,指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二十多年前我也曾参与科举考试,并侥幸考中。但因庸碌无才,未能有所作为。此联对仗工稳,意境开阔。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于自己才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