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山中处,孤吟绝往还。
晓烟收尽处,坐见隔江山。

【注释】

习:习惯;静:寂静。山中:指隐居在山林之中。处:住。绝:断绝,隔绝。往还:往来,来往。晓烟:晨雾。坐见:坐着就能看到。隔江山:隔着江流的群山。

译文

我习惯于在山中幽静的生活,孤独地吟咏诗篇不与世俗往来。清晨的雾气消散殆尽,我便可以坐着看到隔江山峦。

赏析一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首句“习静山中处”,点出作者隐居在山中,表明他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次句“孤吟绝往还”,进一步写自己独居幽谷,远离尘嚣,过着一种清高绝俗的生活。第三句“晓烟收尽处”,则写诗人在深山中居住,晨起看朝霞满天,而那晨雾也随着太阳升起而消散了。第四句“坐见隔江山”,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诗人坐在自己的茅屋前,隔着江流遥望对面的群山,可见其心境之超然。全诗意境宁静,笔调清新自然,流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赏析二

此诗为题画诗。诗人以“习静山中处,孤吟绝往还”开篇,交代了自己隐居于山中,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第二句“晓烟收尽处”,描绘了诗人早起观日出的美景,而“坐见隔江山”则写出了诗人远眺群山,感受大自然的壮阔之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为题画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廷内部矛盾依旧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深感时局艰难,于是选择了隐居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