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
乘闲欲问无生偈,却忆当年支道林。

《宿功德寺二首》是明朝孙承恩的诗作,其中包含以下诗句:

  1. 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
  2. 译文:随着年岁增长,我更加依恋这片土地,在高处的寺庙里,钟鼓之声悠扬深远。
  3. 注释:此处的“河山”指的是故乡或祖国,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上方钟鼓”则可能指寺庙的上方,暗示了修行和冥想的氛围。“坐来深”意味着时间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和长久。
  4.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修行生活的体验,通过“上方钟鼓”和“坐来深”,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的境界。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王守仁也创作了《夜宿功德寺次宗贤二首·其一》。以下是该作品的部分内容:

  1. 译文:夜晚我住在功德寺,想要向宗贤大师请教关于无生法的奥义,却回忆起多年前与支道林的对话。
  2. 注释:这首诗反映了王守仁对禅宗思想的探求和对前人智慧的回忆。“无生法”是佛教中的术语,指超越一切现象的存在。“支道林”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支道林。“次宗贤”可能是指宗贤大师或者另一位高僧。
  3. 赏析:王守仁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入思考和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他希望通过向宗贤大师请教,能够获得更深的领悟和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对家乡和修行生活的深情和对佛法的敬仰之情。它们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宗教和哲学观念。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的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