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
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
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
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
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
藏修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
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
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描述了湖上仙山的景象和吴思复的事迹。

第一句“木奴主者为吴思复作”,描述了木奴的主人是吴思复所作的。吴思复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他曾经在洞庭湖上隐居,并种植了很多橘子树,因此被誉为“木奴主”。

第二句“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描绘了湖上的仙山景色,以及两峰之间的绿色湖水。这里的“林屋”指的是湖上的一座小岛,而“两峰青浸湖波绿”则形象地描绘了两山倒映在湖中的美景。

第三句“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居民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围绕在小屋周围,种植着大量的橘子和柚子,这些植物成为了他们的生计之源。

第四句“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提到了湖边的这位名叫吴君季子的隐士,他身穿宽松的衣服,悠闲自在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第五句“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描述了吴君季子自称为“木奴主”,他在深山老林中修建了几间茅草屋,亲自动手来建造。

第六句“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树叶纷乱交错,果实已经成熟,黄色的柑橘挂满了枝头,而霜花也开始飘落下来。

第七句“藏修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表达了吴君季子隐居生活的乐趣,他的隐居生活如同巴蜀地区的巴邛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商山上的高人一样快乐。

第八句“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表达了作者对吴君季子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君子一样,找到自己的归宿。

第九句“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描绘了洞庭湖春天的美丽景色,湖水清澈,鸟儿在湖面上翩翩起舞,而作者被这美景所陶醉,久久不能忘怀。

赏析:王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畔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歌也通过赞美隐士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