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山河将欲晚,为米折腰贤士懒。
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
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
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
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
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
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
【诗句释义】
- 典午:指东汉末年的刘氏政权,典午是该政权的年号。
- 山河将欲晚:形容国运衰败。
- 折腰:弯腰行礼,比喻屈身事人,此处指为官从政。
- 伤哉侍中:对某位地位显赫但行为不检点的人表示惋惜。
- □□:不详,可能是指“富贵”,也可能是指某种官职或地位。
- 晋代名臣孙:指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陶渊明。
- 华冑:高贵的家族。
- 清门:指高尚的门第、家庭。
- 彭泽:县名,位于今江西省。
- 栗里: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归去来辞: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表达了他不愿出仕、归隐田园的愿望。
- 买兰舟:指准备乘船离开家乡。
- 旧宅:故乡的故居或住所。
- 五株绿柳摇春光:描写春天时柳树摇曳生姿的景象。
- 三径黄花艳秋色:描写秋天时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 鸣鸡吠犬开柴扉:描述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柴扉即用柴草编织的门。
【译文】
典午山河将衰败,陶渊明不愿折腰从政。
感叹那些侍中身份却贪恋权力的人,他们如浮云般无足轻重。
他是东晋时期的名臣,出身高贵却选择远离权贵。
尽管他在彭泽担任要职,但为何不去追求内心的自由呢?
他的《归去来辞》抒发了归隐田园的愿望,于是他决定离开京城。
他买了一叶扁舟,去寻找故乡的旧日风景。
五株翠柳随风轻摆,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三条小径旁的野花竞相开放,散发出秋日的芬芳香气。
清晨,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打开柴扉迎接新的一天;
林间的风轻轻吹过,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名叫“侍中”的人物的描绘,展示了陶渊明对于名利淡泊、向往自然生活的高尚情操。诗中的“归去来辞”不仅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不满。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抉择,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