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林屋多岩壑,清比西湖与东阁。
闲居长隐一仙人,手种梅花艳葩萼。
仙人系出徐偃王,古貌古心甘澹泊。
絮雪欲寒或乘兴,梨云香暖时行乐。
银屏六曲尘迥断,沉水注香烟漠漠。
乾坤消色含自然,春在生成殊不觉。
南枝昨夜挂南极,斗柄横斜映廖廓。
调羹三子渐累累,根本千年欣可托。
瑶池阿母青鸟使,又报蟠桃来度索。
画堂一笑寿筵同,玉酒正传金凿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题梅
洞天林屋多岩壑,清比西湖与东阁。
闲居长隐一仙人,手种梅花艳葩萼。
仙人系出徐偃王,古貌古心甘澹泊。
絮雪欲寒或乘兴,梨云香暖时行乐。
银屏六曲尘迥断,沉水注香烟漠漠。
乾坤消色含自然,春在生成殊不觉。
南枝昨夜挂南极,斗柄横斜映寥廓。
调羹三子渐累累,根本千年欣可托。
瑶池阿母青鸟使,又报蟠桃来度索。
画堂一笑寿筵同,玉酒正传金凿落。

注释:

  1. 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林屋:指山林中的房屋,这里指诗人居住的住所。岩壑:指山中的岩石和沟壑,这里形容住所周围的风景。清比:清雅如。西湖:指杭州西湖。东阁:指东面的楼阁。
  2. 闲居:指隐居的生活。长隐:长时间地隐居。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手种梅花:亲手种植梅花。艳葩萼:鲜艳的花朵和花萼。
  3. 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系出:出自。徐偃王:传说中的贤人,这里指诗人自比为贤人。古貌古心:古代人的样子和心志。甘澹泊:甘于淡泊名利。
  4. 絮雪:指雪花。欲寒:将要寒冷。乘兴:趁着兴致。梨云:梨花云,这里指春天的景色。香暖:花香浓郁,温暖宜人。行乐:游乐。
  5. 银屏:银制的屏风,这里形容美丽的景色。六曲:六个弯曲的部分。尘迥断:尘世隔绝。沉水注:沉香木做的烟壶,用来盛放香烟。香烟漠漠:烟雾弥漫。
  6. 乾坤:天地万物。消色:消除颜色。含自然:包含自然之美。春在生成殊不觉:春天的到来,就像天生如此,人们并不觉得奇怪。
  7. 南枝:指南方的枝条。昨夜:昨天晚上,这里指昨天夜晚。挂:下垂。南极:北斗星的顶点,这里指南方。斗柄:北斗七星的柄,这里借指北斗星。横斜:倾斜。
  8. 调羹三子:调味用的勺子,这里是比喻长寿的人。三子:三个儿子。渐累累:渐渐增多。
  9.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花园。阿母:西王母,这里用“阿”字作为敬词。青鸟使:使者,指西王母派遣的使者。又报:再报告。蟠桃:神话中的仙果,这里指西王母的蟠桃会。度索:索取仙药。
  10. 画堂:精美的房屋,这里指宴会场所。一笑:笑一笑,即祝寿之意。寿筵:祝寿的宴会。玉酒:美酒的美称。凿落:击打乐器的声音,这里借指祝寿时的音乐声。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形态。诗人以“洞天林屋多岩壑,清比西湖与东阁。”开篇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既显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闲居长隐一仙人,手种梅花艳葩萼。”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隐逸生活的态度以及亲手种植梅花的爱好和情趣。

诗人通过对“仙人系出徐偃王,古貌古心甘澹泊。”等句子的描述,展现了仙人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比为仙人的情感。此外,“调羹三子渐累累,根本千年欣可托。”等句子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和生命力。最后,“瑶池阿母青鸟使,又报蟠桃来度索。”两句则运用神话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要意象,通过赞美梅花的美丽、坚韧和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追求高雅生活的愿望。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