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啼绿窗夕,雁诉秋风寒。
门前盼行迹,惆怅山上山。
蝉儿在绿窗下悲鸣,傍晚时分;大雁在秋风中哀叫,寒意逼人。
我站在门前盼望行人的踪迹,但只有落寞惆怅。
山间山上皆是我的惆怅,因为无人能解我心忧。
蝉啼绿窗夕,雁诉秋风寒。
门前盼行迹,惆怅山上山。
蝉儿在绿窗下悲鸣,傍晚时分;大雁在秋风中哀叫,寒意逼人。
我站在门前盼望行人的踪迹,但只有落寞惆怅。
山间山上皆是我的惆怅,因为无人能解我心忧。
【注释】 1. 塞下曲:乐府《清商曲辞》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 2. 大风扬尘沙:大风卷起沙尘弥漫天地之间。风沙漫天,指恶劣的自然环境。 3. 志士期饮血:意指战士渴望为国献身,壮烈牺牲。 4. 晓战渡黄河:清晨在黄河渡口与敌作战,渡过河去。 5. 前旌卷霜雪:旗帜上飘扬着像霜雪一样的白旗。旌是军旗的意思,霜雪指白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
【注释】 幽兴:幽静的心境,指隐者所向往的超脱世俗的境界。 白云净空山,朗月照寒水:意谓天空中洁白的云朵洁净无瑕,清澈的明月照耀着寒冷的水波。 群动尽无言:各种事物都停止了活动,没有声音。 如如印元旨:即“印元”与“如如”相合之意,意谓一切事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运行,如同天帝的法则一般不可改变。 【赏析】 《幽兴》一诗,诗人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全诗通过描绘白云
【注释】 幽兴:即幽情,指隐居生活的情趣。蓺(yì):种植。长松:高大的松树。却入云深处:仿佛进入云中深处一般。虬(qiú)枝:盘曲的树干或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意诗。诗人以山翁为喻,描写了一幅隐逸高士的生活画面。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炼明快,意境深远。 首句“山翁蓺长松”,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山翁,即山居老者。蓺(yì),种植,栽培。“蓺”字有种植、栽培、培养之意。长松
诗句释义: 1. 幽兴 - 指内心的幽静兴趣或深远的志向。 2. 和舒运双轮 - 比喻内心心境平和,如两轮马车平稳行驶。 3. 界破红尘路 - 表示心灵超脱了世俗的纷扰与束缚。 4. 杳杳长征人 - 形容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遥远的旅途上。 5. 劳劳谁与悟 - 询问有谁能理解自己的辛勤努力和追求。 译文: 我内心的平静像两轮马车在平缓的道路上行驶, 我的心灵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扰。
【赏析】 此诗描写深山中的幽寂,表现了诗人高远脱俗的情趣。 首句写景,“飞松门”三字用得十分传神。松门,即松林间的门户,此处指深山中隐僻之处。玉露飞松门,说明秋日清晨,阳光初照,晶莹的露珠在松枝上闪烁,给松林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雾霭,更显得幽静而神秘。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为下面描绘幽寂的山林景色打下基础。第二句写秋空,点出时间。秋天,天空格外的高远明净,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高空,洒下清冷的月光
注释: 幽兴 皎日丽春华,繁霜泣秋草。 谁言寒松树,独向云中老。 译文: 阳光明媚春天的花朵盛开,繁霜滴落秋天的草木上。 谁说那苍翠的松树,独自在云中老去。 赏析: 这首诗以“幽兴”为题,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象以及寒松树的形象。首联“皎日丽春华,繁霜泣秋草。”描绘出春天的明媚与秋天的萧瑟,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颔联“谁知寒松树,独向云中老。”则描绘了寒松树孤独地生长在云中的景象
【注释】: 幽兴:幽深的兴致,指幽静的境界。微雨从东来,枝上遍潇洒:细雨从东方飘洒而来,树枝上的枝叶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用尽东风力,还逐东风嫁:春风吹得多么猛烈,但那娇艳的花朵却要被吹落了! 【赏析】: 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作者当时任江州司马。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春风之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 首句“微雨从东来”,是说春雨悄然而至。诗人把“微”字放在前面,表明雨虽不大
【注释】 幽兴:深微的兴致或幽雅的情趣。 仙人骑白鹿:《列子·汤问》中记载:伊尹在汤时,见有神龙下首来迎他,便乘龙升天。后来传说仙人骑着白鹿上天。 南山:指终南山。终南山,位于长安(今西安)之南,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云:指天上的云雾。 举手揽月华:伸手去摘天上的云彩。月华,指皎洁的月光。 步虚声不闻:踏着虚无缥缈的声音,听不到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写仙人游山玩水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
【释义】 我本想飞上九天,遨游八极的荒远之地。 超脱世俗尘埃之外,自由自在地高翔于云天之间。 【赏析】 “幽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他希望像传说中的神鸟一样,展翅飞翔到天地之间,去寻求自己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把人比作天上的神龙,通过“遐举”“凌空”“俯仰”等字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飞向高空、遨游八荒的壮志豪情
【注释】 金微: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是古代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夜战交河北:指夜晚在交河(今属新疆)一带作战。承恩乃朝食:受到朝廷厚待,得以早上进餐。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将军夜袭龙城,一举夺得龙城的辉煌战绩。全诗意境开阔壮阔,气势豪迈雄浑
【注释】 飞:飞翔 飞飞云中鸟,湛湛清波鱼(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和清澈碧绿的水面里游弋的鱼儿): 以鸟和鱼自比 会合:指人世间的相逢 当何时:什么时候才能相遇 【赏析】 《古意》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把鸟和鱼比作自己和世俗之人,抒发了诗人渴望与世俗之人相会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飞飞云中鸟”,以鸟自况,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
注释: 坠叶断秋蓬:秋天的树叶已经坠落,像秋蓬一样飘落。落叶断秋蓬,年华落镜中。 自惭明月影:自己因为羞愧于月光下的影子而感到惭愧。自惭,自己感到惭愧;明月影,月光下的倩影。 罗帐不禁风:罗帐(一种丝织品)被风刮动,不禁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落叶、秋蓬、明月作比,写出自己的心绪,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哀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柳的赞美与怜惜。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依依杨柳枝:依依,形容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依依杨柳枝,形象地描绘了杨柳的柔美与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青青可怜色:青青,形容杨柳的颜色鲜绿。可怜色,则表示杨柳虽然美丽,却也有它的脆弱与不易保护之处。这句诗既表达了杨柳的美丽,也表达了其易逝的特性,使得诗人更加怜惜它们。 欲折不胜情:欲折
【释义】 明月沉没在大海,落叶离开枝头。 愁见东流的江水,滔滔不断而没有止期。 【注释】 1.古意:即古诗中的意趣或意境。 2.月沉大海:指月亮落入大海,暗喻人去楼空。 3.落花离故枝:比喻女子嫁作他人妇,与旧时情人分别。 4.汤汤无复期:指时光飞逝,不可挽回。 5.东流水:指向东流逝的江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前句写景,后句抒情。首句“明月沉大海”,是说月亮已经沉没在大海之中
【注释】 幽兴:隐居时的兴致。初日耀阳林:初升的太阳照射在树林上,使树木更加明亮。潭景倚春树:池塘景色依靠着春天生长着的树木。时聆众壑声:不时听到山谷中的回音。不知夜来雨:不知是什么时候下雨的。 【赏析】 此诗写隐居时的兴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首句“初日耀阳林”,以“初日”点明时间是在清晨,而以“阳”字点出阳光明媚,为下文作铺垫。次句“潭景倚春树”,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天里
【注释】: 幽兴:幽深的兴致,指幽静的境界。微雨从东来,枝上遍潇洒:细雨从东方飘洒而来,树枝上的枝叶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用尽东风力,还逐东风嫁:春风吹得多么猛烈,但那娇艳的花朵却要被吹落了! 【赏析】: 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作者当时任江州司马。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春风之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 首句“微雨从东来”,是说春雨悄然而至。诗人把“微”字放在前面,表明雨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