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扬尘沙,志士期饮血。
晓战渡黄河,前旌卷霜雪。
【注释】
- 塞下曲:乐府《清商曲辞》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
- 大风扬尘沙:大风卷起沙尘弥漫天地之间。风沙漫天,指恶劣的自然环境。
- 志士期饮血:意指战士渴望为国献身,壮烈牺牲。
- 晓战渡黄河:清晨在黄河渡口与敌作战,渡过河去。
- 前旌卷霜雪:旗帜上飘扬着像霜雪一样的白旗。旌是军旗的意思,霜雪指白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保卫国家而浴血奋战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结构紧凑,意境开阔,语言简练,生动地表现了边塞将士们的雄壮形象和英雄气概。
诗的开头两句“大风扬尘沙,志士期饮血”,写战场环境。狂风卷起漫天的沙尘,战士们怀着报国之志,誓愿以身许国,甘愿流血牺牲。这两句话通过描绘风沙弥漫、战士们心怀壮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诗的第三句“晓战渡黄河,前旌卷霜雪”,描写战斗场景。将士们在黎明时分渡河作战,他们的战旗犹如霜雪一般洁白,迎风飘扬。这句诗通过描述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姿态,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诗的第四句“前旌卷霜雪”,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推向高潮。整首诗通过描绘风沙弥漫、战士们心怀壮志、黎明渡河作战、战旗如霜雪一般洁白等场景,生动地表达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深深敬仰和对他们英勇事迹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