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食非君子,观颐及万民。
尝思分社肉,每叹治齐醇。
微术经天下,有孚视一身。
饔餐馀妙理,况可付昏晨。
【注释】
- 饱食:指吃饱肚子。卒岁:一年。因:由于,因为。之:代词,指上句的“饱食”。自警:自我警示。四首:指此诗共四首。
- 谋(móu)食:谋求生计。非君子:不是君子所为。观颐及万民:看百姓的生活。及:关怀。万民:百姓。
- 尝思:曾经想过。分社肉:古代分封诸侯时给老百姓的肉食。每叹治齐醇:每次感叹治国太厚道、纯朴。治齐:治理齐国。
- 微术:高明的权术。经:治理。有孚:有诚信。视一身:看待自己。
- 饔餐:饮食。馀妙理:多余的道理。况可付昏晨:何况可以付之昏天黑地。
【赏析】
《饱食卒岁因之自警四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全诗共四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下面分别逐句进行解读:
一、首联:“谋食非君子,观颐及万民。”
- “谋食”:谋求生计。这里指的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
- “非君子”:不是君子所为。在这里,作者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无奈和不满,认为自己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忽视了道德和责任。
- “观颐”:看百姓的生活。这里的“颐”可以理解为“忧”,表示关心百姓的疾苦。
- “及万民”:关怀百姓。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同情。
二、颔联:“尝思分社肉,每叹治齐醇。”
- “尝思”:曾经想过。这里指的是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 “分社肉”:古代分封诸侯时给老百姓的肉食。这里的“分社”可以理解为“施舍”,表示给予百姓恩惠和支持。
- “每叹治齐醇”:每次感叹治国太厚道、纯朴。这里的“治齐”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表示希望国家能够更加公正、公平。
三、颈联:“微术经天下,有孚视一身。”
- “微术”:高明的权术。这里指的是通过智谋来达到目的的手段。
- “经”:治理。这里的“经”可以与“治齐”相呼应,表示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 “有孚”:有诚信。这里的“有孚”可以理解为“有信”,表示注重诚信和信誉。
- “视一身”:看待自己。这里的“身”可以与“有孚”相呼应,表示关注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
四、尾联:“饔餐馀妙理,况可付昏晨。”
- “饔餐”:饮食。这是整首诗中唯一出现的名词,但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生活的琐碎和繁杂。
- “馀妙理”:多余的道理。这里指的是除了吃饭之外的其他事务,如工作、思考等。
- “况可付昏晨”:何况可以付之昏天黑地。这里的“付”可以理解为“交给”,表示把这些事情交给自己去做。
五、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理想,但又感到自己缺乏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因此,他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