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石在几秋春,不向风涛化甲鳞。
自与庐峰为御畜,肯同诸阜作臣邻。
每愁鳌钓归龙国,稍喜蟾光下月轮。
万载湖山终不变,蛟螭怒舞欲何伸。

【注释】

吴城:即吴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马当湖:又名西施西湖,位于今江苏江宁(原南京)西北。珠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

几秋春:指几年来。不向风涛化甲鳞:意思是不会变成甲鱼的鳞片,比喻自己不被风浪所摧。御:防御,保卫。作臣邻:做臣属的邻居。鳌钓归龙国:指大鳌被渔人钓起,回到龙宫。蟾光:月光照在月亮上形成的光辉。万载湖山终不变:意思是万载以来的湖山始终没有改变的意思。蛟螭:指蛟龙。怒舞:指愤怒地舞动。欲何伸:想做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吴山、马当湖一带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情赞美。全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语言流畅,堪称佳作。

首联两句写诗人从吴山到马当湖,经过八景中的“珠矶”,一路所见之景。首句点明地点,次句用典,借屈原《离骚》中的句子说,诗人不愿像乌龟那样缩进壳里,而要昂首天外,任凭风吹浪打,也决不低头屈服。“自”字领起,突出了诗人傲岸不屈的人格和精神。

颔联写诗人与庐山、黄山等名山相比拟,表示诗人不愿做那些山的附庸。颈联进一步抒发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每愁”两句,诗人以神话传说为喻,表达了他时刻关心祖国命运的思想感情。

尾联写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他对实现理想的信心。尾联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感情和意志,从而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奋发有为的崇高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